[fm
ouradio]
每天早晨所进行的日常“工作”在孩子早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学龄期阶段。
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大部分只有在上班之前和下班以后,也就是说对孩子的教育也大部分是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进行的,下班回家帮孩子复习功课,解决疑难问题,聊天、吃饭、洗澡、睡觉。今天来说说早晨,下次说晚上。
早晨的日常“工作”从起床开始到出门上学。这段时间要求高质量高效率。有时我们觉得早上的时间很轻松,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像打仗一样--还好只有一个孩子--让我们感到时间的压力。早晨这段时间的感觉影响着整个这一天的心情。我想,孩子出家门时看到妈妈的笑容也同样开心。
每天我们不是把孩子送到学校这么简单,还要交他们生活的技能。比如,通过言传身教我们教孩子怎样管理时间。作为孩子的模范,我们是否能按时起床?还是睡过头,一醒来马上匆匆忙忙地搞定一切,带着孩子“啪”的一声关上门出发了----因为时间不够!
前一天晚上可以告诉孩子第二天早上的安排,帮助孩子上好闹钟。起床后我们面对的就是“紧张的时间。”我们怎么处理每一项事物,怎么安排着紧张的时间,孩子是看在眼里的,因为我们是“模范”。我们能否做到面对“紧张的时间”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对待孩子的态度始终温和?无论时间再紧张,事情再匆忙,我们也不要呵斥孩子。
另一方面,在早晨的短短时间内,我们还能够教会孩子爱的表达,因为早晨的时间是我们与孩子最好的相处时间,其他的时间他们都不在身边。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教呢?友善地对待,开个玩笑,鼓励一下,给孩子个吻,做他们爱吃的早餐,告诉孩子你精心准备了早餐......孩子要学会的任务不仅是出门上学,还要学会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相互关爱还有耐心、组织管理时间的能力;如果我们对孩子怒斥、调高嗓门、一副严肃的摸样,孩子是学不到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关爱。
孩子在早晨的某些表现确实让我们头疼。
1. 做事拖沓,通常我们说这些孩子干事黏糊,慢芯子。
我们已经感觉火上房了,但孩子还是慢慢悠悠的穿衣服、刷牙、吃饭,一点都不着急,也不知道“到点了”是怎么一回事。对于我们这样的孩子不要跟他们说:“快点!快点!”“怎么磨磨蹭蹭的,都几点了?”“你怎么慢慢吞吞的,一点都不像我和你爸。”等等,不要给他们贴标签,这样会让孩子形成一种自我概念--我就是个慢性子的人,我做事就是拖拖拉拉。妈妈不要唠唠叨叨个没完,会让孩子感到不开心、甚至反感,但行为不会因此改变,该慢还是慢。
解决办法:时刻发现孩子的行动,稍稍比平时快一点的时候就要给予表扬,比如,“不错,按时间完成了。”“很棒,今天早晨行动很快啊。”外加拥抱和亲吻。再举个例子,4-5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慢,妈妈可以跟孩子说“宝宝自己穿衣服,妈妈一会再进来,要是还没穿上,妈妈再帮你。”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即使回到房间看到孩子没有穿上衣服,也没有关系,“来,妈妈帮你穿。”这样也节省了时间,哪怕是一点点。如果梳头很慢,也可以用这种办法,“宝贝,我7点5分过来,如果没梳好,妈妈帮你梳,妈妈现在要去给你准备早饭。”给孩子一个时间点,在几点要完成什么,以逐渐锻炼他们的时间观念,让孩子感觉到整个早晨的时间是有先后结构的。吃饭同样也可以,“7点20分要吃完早饭,宝贝。”到时间,就要收拾餐具,穿上外衣准备出门。时间点对这些孩子很必要。
2. 三心二意、左顾右盼。
例如,穿衣服的时候,边穿衣服边去书桌旁动动这个,看看那个,有的还玩起了玩具。孩子们这样,是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吸引着他,他都感兴趣。他们不能集中精神(在学校上课也是一样)。
解决办法:一是调节饮食,轻度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在饮食方面加以调节。二是发现有改进的时候给予表扬(与应对第一种孩子的方法相同),“你今天这么快就穿上衣服了,妈妈给你冲一杯你最喜欢的热巧克力。”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们感到高兴,或者给他们买一个他们喜欢的玩具让他们开心,让孩子知道这是因为完成了之前从未完成的任务而受到的奖赏。不要给一些负面的信息“要是7点之前穿不上衣服,你早饭就想吃了。”“你要是早晨再东张西望的,我就不给你买你昨天想要的玩具。”不要因为生气而变得无理。
3. 较劲(女孩居多)
感觉这不对那不对,觉得穿这件衣服不好看,早饭不好吃。穿衣服要挑好长时间,就算火烧眉毛也要先选好衣服。
解决办法:让孩子穿他们想穿的衣服。前一天晚上睡觉之前,问问孩子明天想穿哪件衣服,这样,第二天早晨就可以省时间了。这些孩子很敏感,我们不能跟孩子吵,如果早上与他们争执,他们在学校也不开心,如果恰好那天老师也不注意他,关心他,孩子就觉得这是黑色的一天。举个例子,孩子想穿的那件衣服还没有洗好,我们可以告诉他,“宝贝,那件衣服还没有洗好,今天不能穿了,我知道你会不开心。不过明天一定可以穿那件了,今天我们先穿别的。”孩子往往会不停地哭,不穿衣服,让他们哭一会儿,在孩子想要开始穿衣服的时候,允许他们再哭几下,然后告诉孩子,“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哭了,穿上其他的衣服吧,我们就要走了。”如果始终哭个不停,只能我们给孩子穿上其他的衣服,虽然这样是个比较负面的动作,但是我们必须要这么做。这是一个惩罚的措施,惩罚的动作不是给他们穿上衣服,而是与他们紧张扭曲较劲的行为“斗争”。
4. 杂乱无章
看起来都准备好了,衣服也穿好了,早饭也吃好了,但是,还没有收拾好书包,作业还放在书桌上。这时,我们会大发雷霆:“不是跟你说了嘛,写完作业就放到书包里。”“书包都没收拾好怎么上学?”。。。抱怨、批评接踵而来。
解决办法:对于杂乱无章的孩子要有细心和耐心的帮助,他们并不是行为不当,而是大脑支配上不如其他的孩子。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生活在共同的环境里,都是我们照看,但是两个孩子在有序问题上有明显的差异,那么我们就要给表现差的孩子以帮助。这些孩子往往书包里也乱糟糟,因为他们不能很好的收拾书包,也会忘记什么东西放在哪里。所以,我们更要耐心地引导孩子“你找不到作业本了么?这可真是个大事,妈妈来帮你找。”“妈妈真的想帮你找,但是妈妈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宝贝,你可不可以自己先找一找?”。不要失去耐心,更不要说:“你怎么那么笨,连个本子都找不到。”这些孩子需要我们带有结构性的指导。在没有完全形成习惯之前,帮孩子矫正。
5. 贪睡,不能起床
我们进屋叫他们起床,又叫,来来回回好几遍,都醒不了。我们非得大喊孩子才能起来。
解决办法:调整并固定睡觉时间,闹钟的声音调得大一些,让孩子们自己调闹钟。告诉孩子,“在几点几分要起床,不然我们就要大声叫你,你的好心情就得大大减退。”尽量给自己节省体力,不要喊。
我们早晨的任务是让孩子感到愉快,觉得这一点是美好的一天。表现出我们的爱和耐心,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愉悦的清晨气氛,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开始新的一天。同时,我们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和孩子犯同样的毛病。还有,要注意孩子的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