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的高库存如何炼成?
(2012-03-13 14:30:32)
标签:
美邦基本面存货周转率杂谈 |
有人说,服装行业就是和库存战斗的行业。在这场与库存的战斗中,美邦服饰已明显落败。我们对比分析一下美邦(002269)、森马、李宁这三家公司的存货情况。
以ZARA模式为师的美邦服饰2009年存货为9亿元,2010年为25.48亿元,到2011年三季度存货一度达到29亿元。由于美邦生产主要依赖外包,不自备原材料,原材料中95%以上为产成品。有券商研报显示,2011年底公司的存货依然维持在25亿元的高位。其中估计2012年春夏新款约为2.5亿元,2011年秋冬款为7亿元,2011年春夏款为8至9亿元,2010年秋冬款为5至6亿,其余为更早款。2012年春夏款以及2011年秋冬款属于正常库存,其余的超过15亿元衣服在仓库里每滞留一天都意味着贬值。美邦2011年业绩快报显示2011年净资产为41.3亿元,而高达15亿元的过季衣服占其净资产的40%。
下表1为美邦、森马、李宁这几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对比。数据显示香港上市的李宁存货周转率原高于美邦和森马。这是否反应了两地资产市场的差别?也就是国内资本市场对成长性的追求要远高于高存货周转的重视?进一步对比美邦和森马,这两家公司均在国内上市。可以发现,2009年前(含该年)美邦和森马的存货周转率相当,但2010年之后美邦的周转速度明显低于森马。也就在2010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赤字近10亿元。可以看出存货对现金流的“吞噬”程度。
表1:美邦、森马、李宁存货周转率对比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H1 |
美邦 |
6.05 |
7.51 |
6.74 |
5.78 |
2.94 |
1.31 |
森马 |
|
|
6.12 |
7.32 |
6.08 |
2.61 |
李宁 |
9.07 |
8.46 |
10.28 |
13.28 |
11.77 |
4.33 |
网友描述过如下的经验。听到过这样一则说法:如果你在美特斯邦威看中一件衣服,千万不要抱着“下个星期再来看看的想法”,只要5到10天,这里的货品款式就会发生变化,你将很难的找到你心仪的样式。这就是美邦从ZARA那学习来的“快时尚”的经营之道。不过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着,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我经常去逛美邦的店,在去年刚入冬的时候我曾看上一款羽绒服,就是价格稍贵,我想再等等,等过了2个月应该就会打折了,果然入冬的2个月后就看见美邦的店开始打折了,一看是8折,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再等等,果然又过了一个月,全场5折,我喜欢的那件衣服还在,于是果断的买下了。等到今年快要入冬的时候,我在逛街的时候居然又看见那件衣服了,价格当然是更便宜了,而且大多数码都是全的。
短短的一两年时间,美邦的库存就从9亿增长到25亿,这实在出人意料。因为按照美邦的“传统”经销模式,它是搞不出这么多库存的。招股书显示:公司的订货模式包括订货会模式和现货模式。在订货会模式下,加盟商通过参加订货会并签订远期预定协议的方式订货,每年平均远期订货量约占全年销售额的70%左右。并且,除出现次品、残次品的情况外,一般不允许退货。这意味着:大量产品不会成为公司的库存。即使有卖不出去的服装,也是经销商的库存。而经销商如果库存压力大(一般指超过4个月的库存),则会减少订货。这是非常好的负反馈机制。占公司销售额30%的现货模式才可能出现较多的累积库存。主要用于满足市场在夏季、冬季以及农历新年对新款服饰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短周期、小批量、快交货、零库存”那样的快速供应链特征。
那公司高达15亿元的库存如何炼成的呢?有很长时间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总带着这样的疑问。有一天看到《美特斯邦威陷库存危局老板周成建批下属“三蛋一不”》部分解答了疑问。文中提到:10年前,美特斯邦威主要依靠加盟商开加盟店来实现销售渠道扩张,但是当大量加盟商到总部讨价还价谈货品折扣的时候,周成建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被加盟商绑架,因此不惜以高出加盟店5倍的代价开自营店,加强对销售渠道的控制权。美特斯邦威时至今日在一线城市已经全部收回加盟权,实现直营。公司披露的数据也显示通过直营店实现的收入比重逐步提高。2011上半年,这一比例超过50%。由于直营比例的提升,负反馈机制的缺失,这就埋下了库存爆炸式增长的种子。反观森马的经销商仍然占据绝对比重,存货的控制要好得多。当然如果管理控制得当,美邦服饰的库存也不会增长如此之快。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决策,经常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投资分析时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关于存货,美邦计提的跌价准备过低也被投资者所诟病。2007年至2011年上半年的存货跌价准备情况,平均的跌价准备仅为存货的1%不到。以2010年为例,10年存货为25亿元,存货跌价准备仅为1900万元。见下表2。
表2:存货跌价准备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H1 |
存货 |
420.4 |
664.1 |
902.0 |
2,548.4 |
2,889.8 |
存货跌价准备 |
2.3 |
6.2 |
15.9 |
19.7 |
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