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成果1——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渗透的研究结果

课题研究成果1——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音乐渗透的研究结果
《纲要》中指出“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与《指南》中“融教育与一日生活中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两者结合,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规律,将音乐游戏渗透进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愉快活泼的游戏活动中接受教育。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
借用陈鹤琴先生的一句话:“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的接触。”“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生活中去,使儿童在游戏的时候,都能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使儿童生活音乐化、游戏化。”
经过讨论与实践我们总结如下:
1、幼儿早上陆续入园时可以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在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中,能够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主动参与活动,进行交往。
2、在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使用音乐进行伴奏,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进行游戏和活动。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培养幼儿明白音乐所包含的含义,从而以后就能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3、每次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之后,让孩子们坐在位置上听学过的歌曲,有了这个音乐欣赏作为衔接,幼儿可以分组去盥洗,让幼儿换一换心情,从而让接下来的活动开展起来更加顺利,也有利于幼儿的常规训练。
4、要集中孩子组织活动时,可以用铃鼓敲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节奏型,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安静下来,同时很快的模仿出节奏型,也很好地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弹奏一些孩子们熟悉的曲子,孩子们自然就会到位置上坐好。在小班养成了这一种习惯,到了中大班就不需要老师扯着嗓子喊了。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也使老师省了很大的力气,进而更好地组织幼儿进行接下来的活动。
5、站队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来说有点困难,他们没有站队的意识,所以在幼儿排队时,可以用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的响起,就会马上排好了队伍,在以后的排队活动中,只要一弹这一音乐,幼儿就知道要站队了,不仅能够很好地整理队伍,还可以让幼儿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氛围。
6、幼儿听着音乐就习惯性的回到座位上,不用老师扯着嗓子喊。
7、孩子们午睡时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进入甜蜜的梦乡,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经过各班坚持的音乐在过度环节中的应用,孩子们的纪律问题也有很大部分的解决,不再需要老师扯着嗓子大声喊:坐下来、排好队等等。孩子们在幼儿园也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陶冶了情操。
总之,音乐在一日活动中的渗透是一个长期而又具有挑战的探索过程。
http://s6/mw690/002vhAiozy7gpZkXHSJf5&690
http://s6/mw690/002vhAiozy7gpZlpNWt1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