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发布财报后股价大跌,为什么说这是华尔街短视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27/3a72095612524adeb9ac02e41caddf0b.jpeg
期待许久的财报季终于又来了,10月27日,百度公布了2017财年第三季度业界报告。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百度营收234.98亿人民币(约合3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79.48亿人民币(约合1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在经历艰难的阵痛期后,百度重新进入了快增长轨道。
深度百度三季度报,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增长
说实话,百度本季度财报业界并不差,但由于不及华尔街预期,盘后股价跌12%。然而,这种所谓不及预期,很可能是一次错误的解读。
今年以来,围绕AI、feed流两大业务,百度在业务布局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陆续撤医疗事业部、提出分拆百度金融计划、出售百度外卖、分拆国际事业部等。三季度财报已经可以看到战略调整带来的影响,一系列非主营业务的剥离,对百度的净利及成本支出,都起到了正面影响。
财报显示,百度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34.98亿元(约合3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百度第三季度移动营收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3%,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64%。在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百度营收同比出现下滑之后,进入2017年百度营收又重新恢复了增长,且增速呈加快之势。
百度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79.48亿元(约合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百度第三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为人民币24.05元(约合3.62美元)。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百度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91亿元(约合1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
此外,百度流量获取成本、带宽成本、折旧成本和运营成本在营收中所占比例均有效降低,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百度还做到了开源节流。可以预见,百度的业务已进入一个正向发展的轨道。
百度的基本面正在一步步变好,市值超千亿可期
自陆奇上台后,百度一直在加速调整,之前百度战略不清晰、业务分散,很多机构没看明白,现在其主业愈发清晰化,百度的未来至少还有三重想象空间。
1)信息流广告收入爆发式增长
信息流和移动广告的天然契合,这让百度顺利找到搜索之外的另一个营收增长点。而百度能够迅速加入信息流赛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内容分发原本就是百度的老本行,而以技术著称的百度也不缺乏开发推荐引擎的实力。
百度正计划以信息流再造一个“百度”。2017年前三季度较高的营收增速,证明该目标并非遥不可及。陆奇表示,我们将手机百度视为移动时代信息内容的旗舰产品,百度有能力实现可持续性的用户增长,日活跃用户数的增长和用户参与度的提高,比如使用时长的增长,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有两个增长驱动的引擎,即信息流和搜索。”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手机百度用户使用时长比第二季度提升15%,在国内DAU(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的头部APP中成长率排名第一。在本季度,百度信息流日活用户和用户使用时长均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步伐,信息流业务以第三季度业绩为基准的年化收入已超过10亿美元。可以预见,信息流广告收入成为百度未来的重要支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27/acdf4da49e194d5daaaa7727e6fb1b1e.jpeg
2)人工智能战略逐渐被认可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人工智能的一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今人工智能早已成为百度核心业务中的核心。
百度董事会副主席、百度集团总裁兼COO陆奇表示:“百度在持续巩固AI平台的同时,合作伙伴与开发者组成的生态系统也健康成长。”AI技术为百度的各项业务都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DuerOS及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成为百度深化AI赋能的两大方向,持续释放生态势能。
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超过200亿。从 2014 年到 2016 年,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研发成本占总营收比分别为 12.9%、14.2%和 15.3%。目前百度已成立技术研发部门百度实验室,下设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SVAIL)、北京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北京大数据实验室(SDL)和 AR 实验室,四大实验室都与 AI 密切相关。
作为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技术公司之一,百度早在 2013 年便提出了百度大脑的概念。在不久前召开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还首次对外公开AI发展战略和布局,并正式推出DuerOS和Apollo两大开放平台。
8月期间,百度人工智能落地项目越来越多,DuerOS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开始被搭载在智能冰箱、智能音箱和智能车载等各领域,Apollo自动驾驶系统也开始与和各类车企达成合作。9月下旬,百度Apollo计划1.5正式开放,此外Apollo基金还宣布“双百计划”,宣布未来三年基金规模将达100亿元,并完成超过100个项目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专项基金,可以看出百度All in AI的决心非常坚定。
此外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投资也动作频频:美国金融科技公司ZestFinanc、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 1.5亿美元、新西兰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8i、渡鸦科技、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NextEV)至少1亿美元投资、硅谷 AI 初创公司 xPerception……而这些公司正不断为百度提供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和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是一个极具想象空间的市场,如今也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了互联网服务、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机器人等众多前沿领域。 而人工智能正是百度核心业务中的核心,如今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O2O、金融科技、医疗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发展,这些技术优势正在转化成为商业想象力。
3)百度的生态帝国正发挥潜力
如今的百度,其实不仅仅只有代表当下的信息流和搜搜,以及代表未来的人工智能,在其他各领域,百度也在全面开花。
百度旗下的爱奇艺如今已稳居中国在线视频第一阵营,前不久更有消息传出,爱奇艺正筹备上市,估值已超过百亿美金。百度金融如今也加快发展步伐,就在几天前,有媒体还爆出百度拿下了首张保险中介牌照,而这将面对的至少会是一个千亿美元的市场。百度云的发展也在今年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今年百度云客户数是去年的11倍、同比增长10倍,流量是去年的8倍,收入是去年的4倍。
爱奇艺、百度金融以及百度云这三块业务很有可能会成为百度下一个重要的营收增长点,与此同时,百度在出行、在线旅游、在线教育以及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都有重要战略布局,这些都是至少百亿美元级的市场。一旦时机成熟,百度市值走上新台阶很显然是大概率事件。
只看到了短期收益,如今的华尔街越来越短视
其实百度财报不及预期,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第三季度,百度活跃网络销售客户下降7%”。百度的主营业务仍然是搜索引擎,而网络营销收入占绝对大头,活跃客户数增速的下滑,自然会导致营收增速放缓,但这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
自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百度一直在大力整顿其广告市场。说白了,就是把大量备受市场争议的低端客户给剔除出去了,而上一季度百度网络营销客户数开始止跌回升,本季度跌幅进一步缩小。换句话来说,百度的网络营销活跃客户数表面上仍在同比下滑,但实际上质量却变高了许多。从长远来看,这将会进一步提升百度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但对投资者而言,他们却迫不及待地在资本市场表现出了对短期盈利的担忧。其实过往无数的案例已证明,长期成长只能来自将资金投入使用的投资行为,而不是来自“囤积居奇”。我看好百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决心。
事实上,对新业务的长远投入和投资人对短期收益的期待之间的矛盾,百度CEO李彦宏也早早就预测到了。就在百度Q3财报发布前夕,李彦宏在谈及百度转型时候还指出,
「其实我不是那么看重百度的股价,股价的上上下下,很多时候是一种短期的行为。有时候投资者会突然变得特别乐观,有的时候又会很悲观。百度股价过去三个月涨了40%,但是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其实还是非常大的,而做的东西也非常多。我更倾向于多关注产品,多关注技术,看看我们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够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如果最终这个目的达到了的话,我觉得这个股价自己会上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27/6aedb332410242788c358d0cf16c1398.jpeg
而自百度决定ALL IN AI以来,这家公司就不断加大在该领域的投资。而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是一个需要不断高投入的领域,AI业务仍处在投资“烧钱”阶段,如今的百度也处在变化的早期,将AI技术研发转化为营收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资本市场这种对短期净利润的过度关注,无疑会愚蠢。其实,硅谷科技公司对资本市场的这种短视也早已心怀不满。谷歌CEO拉里·佩奇就曾批评硅谷正变得短视,投资者只注重眼前利益,追求快速盈利,“很少投资能够改变世界的真正突破性技术”。
国外顶级风投机构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Margit Wennmachers在近期则抱怨称,对短期净利润的狭隘关注破坏了股市,“唯一重要的事情是,你对华尔街讲了什么,以及你做出了什么东西;他们不关心虚拟现实、自动驾驶,也不关心你的长期策略是什么。”
如今的百度,在信息流和搜索提供稳定收入的前提下,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改变未来的前沿科技领域,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领导地位。今年以来,百度的人工智能战略正加速落地,商业化想象空间进一步释放,未来的曙光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