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是最好的教科书》读后感
(2017-07-26 16:14:42)
标签:
小学语文教育 |
分类: 假期推荐书目 |
绘本是最好的教科书
香洲区十一小
阅读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开端,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大大扩展生命的经验,了解千姿百态的社会与世界。阅读能力更是儿童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利用各类绘本进行“整本书教学”。但在拜读了儿童心理学家吴念阳博士的《绘本是最好的教科书》后,发现对绘本阅读有了许多新的了解。
首先由于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所以绘本才是儿童习得概念的最佳方式。如果我们想让一个孩子知道什么是“抱”,最直接的方法是去抱他一下。但如果采用教学手段,最好的做法是给他看《抱抱》这样的绘本,让他既知道了“抱”这个动作,又感受到了“抱抱”传递的亲密感情。
其次因为儿童的信息加工优势通道是视觉,他们对形象信息更敏感,对文字信息不敏感,所以图画就成了我们和他们交流的主要媒介。
再次孩子在阅读绘本中,需要自己观察、对比绘本中的图画,用自己的思维活动去补充文本没有描写的图画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多多引导他们观察和推理,将对他们的思维能力成长大有裨益。
还有绘本是真正的儿童视角,主题贴近儿童真实的生活。如起居、游戏、交友、看病、购物、校园生活……,绘本用具体的场景和精美的图画,描绘了儿童熟悉的生活。他们会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行为模式、语言风格等,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熏陶自己的价值取向。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绝对胜过我们干瘪的道理说教。
虽然绘本阅读有着各种各样的好处,但真正要读好它,却是一门技术活。首先从选书入手,就有许多的注意事项。如绘本要情节比较简单,话题要是孩子所熟悉的,故事语言要押韵,插图要清晰,故事长度要合适、叙述节奏明快,故事要可预测等等。
然后要对绘本有比较专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它。绘本一般都有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几个组成部分,但我们大多数读者都只关注了正文部分,却忽略了其他几个部分。
其实很多绘本的封面和封底,是可以连起来欣赏的。如绘本《进城》的封面与封底,就能连接起一副完整的图画。在封面和书芯之间的前环衬,封底和书芯之间的后环衬也隐藏了故事的很多奥秘。如绘本《凯琪的包裹》的前环衬、后环衬,分别画着美国梅菲尔德市一条大街的两年前和两年后的街景。作者通过两幅带着不起眼差异的图画,最好地诠释了故事所表达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之情!
还有绘本的扉页,也往往被我们读者忽略。其实很多故事就是从扉页开始,如绘本《好脏的哈利》,更是采用了别出心裁的双扉页,让故事主角浓墨登场。
看完正文后,欣赏完后环衬,阅读并没有结束,绘本的封底还有故事的余韵。如绘本《迷戏》,封面上有许多乐器,封底却大多是京剧里的道具兵器。封面与封底连在一起,很好地阐释了故事的主题:战争毁灭文化。
最后本书提倡采用“互动式分享阅读”方法陪孩子阅读。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推进阅读的进程,给孩子创造表达自己的机会,让他们随时随地表达瞬间的感受,倾听别人的想法,并跟随着一个个开放式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推理。
采用表演式大声朗读,鼓励孩子大量运用表情、肢体动作、语气语调,最大可能地进入故事场景。让孩子大脑视觉区、听觉区、运动区联合工作,有利于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采用复述、表演、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表达阅读感受。不同的孩子对不同作品的感受不一样,写作也变得真实了。采用这样的方式带着孩子们读书,无论是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学习习惯,还是情绪、情感、情商都会有显著进步。
绘本语言生动有趣,画面美丽,内容多样,主题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认知规律,不正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