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下《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   以文带文课型

(2016-03-30 17:48:18)
分类: 高段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反思

                 六下《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   以文带文课型

                                                                                          申龙

学习目标:

1、学习如何通过梗概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2、学习主人公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启发谈话,情景导入:

   1、当突发事件把你抛入险恶的环境,你能否战胜困难,生存下去?

   2、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在严酷的环境里生存下去?

   3、突发事件出现时,许多人将面临怎样生存的问题。你可能被独自隔绝在地球的任一地点——北极冰地或茫茫沙漠,热带雨林或浩瀚大海。山川、密林、莽原、沼泽随时都有可能给你带来致命的威胁,但同时又提供了相应的生存机会。作为个人来说,意志越坚韧,身体越健康,知识技能越丰富,则生存的机会就越大。

             ——摘自英国皇家特种部队教程《生存手册·前言》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鲁滨孙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孙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思考并交流: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交流时随机板书:住、吃、安全、孤独)

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

   1、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孙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

   2、 指名朗读,并谈感受

四、品析精彩以文带文

   1.鲁滨孙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哪些事例体现出?

      2、汤姆索亚的历险和鲁滨逊的历险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    

      3、汤姆索亚的历险和鲁滨逊的历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五、课外拓展

1992年的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中国的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他们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在夏令营中他们进行了一场较量,是一场怎样的较量呢?请看《夏令营的较量》一文,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思考:中国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会生存"?中国怎样才能不落伍?

 总结:在当今的社会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知识,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不轻言放弃,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