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议论文读写结合尝试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写结合实践及反思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体裁为议论文。课文用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发现真理这一科学规律。
读写结合设计意图:
议论文阅读是一种理解性阅读,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作为小学阶段唯一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议论文,本文论点清楚,条理清晰,是高年段学生学写议论文的好范文,课后习题设计的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通过此次读写结合,使学生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简单的文体知识,为初中议论文的学习作一铺垫。
学情分析: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板书课题
1、学习“诞”字。2、初步理解课题意思。3、简介作者
二、检测生字词
1、出示本科需要学习的生字。2、认读生字。3、哪些词容易读错?重点掌握“转“的读音。4、哪个词最容易写错?锲而不舍的“锲”字的读音和写法。5、联系刚才的情境理解“无独有偶”。
三、深入研究三个事例
1、自读课文,总结事例
2、学生研读讨论并汇报,完成表格的填写。
抓住“敏锐”、“立即”、“百思”等词语体会事例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总结共同点
找生汇报。用上“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因为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
4、总结真理
四、再次理解课题
1、读句子,找生写发现真理的三个关键词。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生默读,思考提问。
预设1、 “?”和“!”各指什么?
预设2、为什么不是把“?”扯圆变成了“。”号呢?
五、联系生活进行科学教育
1、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还知道的其他事例。
(
2、联系学生生活探讨为什么没有发现真理。生谈,老师相机指导。
3、理解最后一句
①、理解“有准备的人”
②、理解“善于独立思考”。
③、理解“锲而不舍精神”。
六、总结全文(课件展示)
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再用(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进行了事例论证;最后又总结观点: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发现真理。
提出观点→事例论证→总结观点
七、结合课后习题,进行小练笔。
板书设计:
http://s16/mw690/88a9621age07c9f0a9e5f&690
http://s13/mw690/88a9621ag7cd9432812bc&690
http://s8/mw690/88a9621age07ca02dcc77&690
http://s15/mw690/88a9621age07ca0a6a45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