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指导课 《失落的一角》
(2012-03-26 10:16:35)
标签:
杂谈 |
《失落的一角》教学设计
执教者:李敏玉
[绘本介绍]
一个圆缺了一角,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有的一角太大,有的又太小,它飘洋过海,历经风吹雨打,终于找到了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角,它们组成完整的圆,但是圆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歌唱,所以它轻轻放下已经寻到的一角,又独自上路继续它寻找的征途…… 这是谢尔·希尔弗斯坦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它可能是你最快读完的一本书,但恐怕也是得花上一辈子咀嚼的一本书。希尔弗斯坦以最简洁有味的线条和文字,阐释了一则有关“完美”与“缺憾”的寓言,令人们思索无限。
教学目标:
1、介绍绘本,学习阅读绘本的方法。
2、阅读《失落的一角》,引发学生对该文本深层的思考,读后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教学准备:PPT课件、绘本、彩色书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喜欢读书吗?读过什么书?(生交流)
读过绘本吗?绘本有什么特点?(生答)
展示绘本,师总结绘本的特点:图文并茂,但文字少,图画精美,色彩丰富,一般用图来表意。但我们今天要看的这本绘本却有点与众不同,整本书我们只能看到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作者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和图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PPT出示作者的照片。这是作者,给你的第一印象怎样?(生答:不拘小节,邋遢,粗鲁,一脸大胡子,不怎么整洁)在忙碌的大都市里,如果你撞上这个身材魁梧却衣着邋遢的光头佬,你能想象得出他就是那个迷倒全世界数亿读者的诗人、卡通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吗?是的,他就是谢尔·希尔弗斯坦。他为大人们创作过800多首歌曲,曾经获得格莱美大奖、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提名,他也为孩子们创作过400多首诗歌,他创作的儿童诗集和图画书风靡整个世界。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8亿册。20世纪的儿童文学,因为有了谢尔而变得特别趣致。
三、阅读《失落的一角》
1、PPT展示图:这是本书的主人公,他像个什么?给他起个名字?你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生看图,猜想)他的心情的确不好。(“他缺了一角,他很不快乐。”)板书:不快乐
2、逐页阅读绘本,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他动身去找失落的一角”,“他向前滚动,唱着这样一首歌:
喔,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啊哈哈,上路啦,
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请学生来帮他唱唱这首歌)
“有时候,他要忍受日晒。”
“有时候冰雪把他冻僵了,接着太阳又出来替他暖身。”
“接着又是一场冰凉的大雨。”
“他因为缺了一角,不能滚得很快,所以也会停下来跟小虫说说话,或者闻闻花香。”
“有时候他超甲虫的车,有时候,甲虫也超他的车。”
“最愉快的,就是这样的时刻。”
(读绘本要学会观察图画,发现了他的什么变化吗?变愉快了!请学生板书。)
“他继续前进,度过海洋,‘喔,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走遍天涯和海角,千里行不怕路迢迢,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
“穿过沼泽和丛林,”“上山,”“下山。”
“直到有一天,请看!‘我找到了失落的一角。’他唱了起来。‘我找到了失落的一角,千里独行不怕路迢迢。我找到了……’‘且慢。’那一角说。‘先别唱什么千里独行路迢迢……’”
“‘我不是你失落的一角,我不是谁的一角,我是自己的一角。就算我是谁失落的一角,相信也不会是你的。’”
“‘喔,’他伤心地说。‘打扰你了,真对不起。’他继续上路。”
“他找到另外一角,但是这个太小。”
“这个又太大。”
“这个又太尖锐了些。”
“这个又太方正。”
“有一回,他好像找到了合适的一角,但是他没有抓牢,又掉了。”
“另外一次,他抓得太紧,弄碎了。”
(下面这幅图是没有文字的,你看看,能给他配上文字吗?你能体会到他现在的心情吗?生板书。)
(他受到了如此大的打击,猜猜看,他还会继续上路吗?)
“他继续上路。”
“遇到了些危险,跌进了坑洞,撞上了石墙。”
“后来有一天,他又遇上了另外的一角,看起来很合适。”
“‘嗨!’他说。‘嗨!’那一角也说。‘你是谁失落的一角吗?’
‘我不是。’‘那么,你是你自己的一角吗?’
‘我可以当别人的一角,同时又是自己的一角。’‘你大概不会想当我的一角吧?’‘也不一定是这样。’‘也许我们并不很合适。’‘别这么说……’”
(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他还像原来那么自信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看,他和这个角合适吗?)
“‘怎么样?’‘感觉真好!’很适合!合适极了!总算找到了!总算找到了!”
(四个感叹号,你能感觉到他的心情了吗?生板书。)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你觉得行吗?你觉得故事还会怎么发展呢?)
“他向前滚动,因为不再缺少什么,所以越滚越快,从来没有滚过这么快。快得停不下来,不能跟小虫说说话。”
“也不能闻闻花香,快得蝴蝶不能在他身上落脚。”
“但是他可以唱他的快乐歌。他总算可以这样唱:‘我找到了我的失落的一角。’”
“他开口唱了:‘哦~~~~哦~~~~~~,哦~~~~哦~~~~~~ ,唔~~~~~唔~~~~~~。’天啊,他现在什么也不缺,却再也不能唱歌了。”
“‘我懂了。’他想。‘这里头有点道理。’他停了下来。”
(他懂了,他懂了什么了?图画对比前后的他,你觉得他懂得了什么?生回答。)
“轻轻把那一角放下,从容的走开。”
“他一边走着,一边轻轻地唱,‘喔,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
我要去找失落的一角,啊哈哈,上路啦,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3、整本书看完了,你觉得这是本好书吗?我们学过一句名言,叫做“好曲不厌百回唱”,(生答:好书不厌百回读)那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书,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生在全班分享交流)
4、的确,太多的画面让我们回味了!(挑选出针对他心理变化的画面让学生再次欣赏:或许你会为他旅途中的愉快而欣喜;或许你会为他抓碎那一角而与他一起失落;可能你会为他成为一个圆而欣喜若狂;可能你会与他一起感悟;再者,你会为他的“放下”而陷入沉思。师板书:“放下”)
四、感悟与交流
1、有两幅画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幅是当他第一次唱着歌上路时的画面,“我要去寻找我失落的一角”。这时他在寻找什么?(生答:他失落的一角)另一幅画面和这个差不多,书的最后,当他放下了那么合适的一角后,他还在路上唱着“我要去寻找我失落的一角”。你觉得这时他还是在寻找他的一角吗?他到底在寻找什么呢?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带着问题,四人小组交流)
2、相信大家对这个故事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现在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张彩色的书签,不如将自己的感悟写在上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画,表达出自己的所感。(伴着音乐,学生制作自己的读后感悟书签,师巡视交流。)
3、分享:展示书签,把自己的感悟与他人分享。
4、其实,不只是你们看了这本绘本,好多大人也读了它,他们也有不少感悟,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几位大人读后的感想)不过老师觉得,与他们相比,你们的感悟会更生动,更精彩!
五、拓展阅读:老师还给你们再推荐几本绘本,都是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一本是《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还有一本书他所绘制的第一部绘本作品——《爱心树》,另外一本是《阁楼上的光》。相信你们会喜欢这些作品。我也坚信,不久以后,在你们的书柜中会多出一种类型的书籍,那就是——(生答:绘本)
[板书设计]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