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听评课活动

(2011-12-26 11:15: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设计

秦楼街道小学听评课活动交流卡

执教人: 刘华                        评价人:  秦艳红        2011   10 8

听课人评价

课题

 

第   课时

课型

 

教具、学具

准 备

 

①教学目标的制定有些简单,针对课时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教学目标制定的再详细一些更好。

 

②把“能够准确的表现歌曲”改为“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是不是更恰当些?

教学

目标

设计

1、能有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激发学生爱三峡的情感。

2、  创编歌词。 

能够准确的表现歌曲,并对歌曲进行创编。

 

教法

学法

 

 

教   学   过   程  设 

听课人评价

一、        提问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请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因为那里非常美――――等  

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我国幅原辽阔,到处都有迷人风景。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去旅行,大家想知道去哪吗?

生:想

师:就让歌声把我们带到那个美丽的地方吧!跟着音乐,一起出发!请看大屏幕!(播放三峡MTV)

师:刚才同学们听的很仔细看的也很认真,歌声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了?

生:三峡

师:你从那里知道是三峡的呢?

生:因为歌词中唱到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还提到了三峡大坝!

师:同学们听的可真仔细!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子的?

生:风景壮丽,令人向往……….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歌中唱到的就是我国山水壮丽的三峡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三峡不仅有奇特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修建了三峡大坝!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三峡大坝的图片请看大屏幕!(播放三峡大坝) 

师:三峡大坝是不是非常壮观啊!三峡美丽的风景激发了音乐家的创作灵感为之作用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就是描写的伴随三峡工程成长的三峡儿童,将亲眼目睹“高峡出平湖”的全部过程,亲身体验家园的大变迁,整首曲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大家想不想听老师给大家演唱一下啊!

师:在老师唱的时候,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具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

教师范唱。

生:听起来很高亢,声音很嘹亮象我们以前听过的劳动号子;

师:大家的感觉不错,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号子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人们劳动时唱的歌曲,大家想想号子在唱时有什么特点呢?  

师再次示范“吔依吔依――

生:有力有一种喊唱的感觉,显得热情而高昂,节奏感强。 

师:同学们对歌曲的风格理解的非常到位,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进入歌曲的学习吧!

2、学唱歌曲  

(1)老师弹琴,教唱歌曲。(老师唱谱,学生填词)

第一段结束时,提示歌曲是怎么反复的。(反复记号) 

(2)纠正学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注意歌曲的风格,喊唱“吔依吔依――”的部分等等。 

(3)完整的演唱歌曲,跟伴奏复习巩固歌曲。

师: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那大家唱的时候情绪应该怎样啊? 

师随机进行歌曲处理。指导学生演唱时注意情绪和表情等等。

(4)分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  

师:号子在演唱的时一般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大家想不想分领唱、齐唱的形势来吧歌曲展示一下?

(5)师生合作用用简单肢体律动演唱歌曲。  

三、歌词创编:  

师: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我们日照的孩子也爱日照是不是?大家能不能根据我们日照的实情进行一下歌词创编?

学生讨论,分组展示,师生互评。

 

师:同学们,刚才创编的歌词都很有新意,看得出大家都很热爱自己的家乡日照,老师知道有一首歌最能表现我们日照的孩子爱日照就是我们的市歌《日照海天》

学生齐唱日照市歌。

 

四、课堂小结

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我们都十分热对爱三峡。那么,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①师生谈话:同学们,“十一”国庆假期都到哪里游玩了?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因为是假期后的第一天上课,游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学生踊跃举手汇报自己的行程和所见,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起来。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找到一堂课切入点,很好!

②“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我国幅原辽阔,到处都有迷人风景。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去旅行,大家想知道去哪吗?”过渡很自然!

③接着欣赏三峡的美景,让三峡的风光在学生的心中形成直观印象,为后边歌曲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

④学生谈过感受,教师简介三峡的位置和三峡大坝的作用,可以说是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如果介绍三峡时语言如教案中那么流畅就锦上添花了。

⑤“在老师唱的时候,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具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带着问题欣赏,就会使我们的欣赏增加丰富的内涵。

⑥学生能够听出像劳动号子是很难得的,可见平时音乐课上得很扎实。不过能够体会出劳动号子的同学毕竟有限,所以在学生答完后,教师要跟上,对劳动号子做一简介,学生体会起来更真切,印象也会更深刻。

⑦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能根据学生学习的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的步骤,合理安排时间。体现了教师上课扎实的基本功。

⑧采用多种形式唱:教师范唱;老师弹琴,学生跟唱;跟伴奏唱;一领众和唱等,变化的形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歌唱的兴趣,从而领会歌曲表现的情感,进而唱好歌曲。

⑨歌词创编环节设计新颖,能够根据学生创编的歌词,和着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旋律来唱,对学生是全新的体验,如果坚持这样训练,我们的词作家就会诞生了。

⑩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过渡到我们日照的孩子爱日照,接着唱日照市歌《日照海天》,富有教育意义。

 

板书

设计

 

教师没有板书,应该适当的板书,课件不能代替教师的板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