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2018-08-14 08:00:11)
标签:

武当山

太子坡

一柱十二梁

旅游

图片

杂谈

武当山,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明朝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家寺庙来修建,有“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的说法。综观宏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荟萃了中国古代最优秀建筑方式,集中了皇室建筑的宏伟大气、道教的玄妙神奇,园林的幽静典雅等多种特色,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经典之作。而我今天要介绍的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的建筑方式,是古人大胆智慧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建筑之谜。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寒残一叶拍摄于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明朝时期武当山被封为“大岳”、“治世玄岳”,是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显赫地位享名于世,被列为道教第一名山。武当“道教”不断吸收儒、佛两教精华,成为明朝的“国教”。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明永乐皇帝朱棣大建武当山,用时十二年,军民工匠三十多万人,在武当山建成了长达160里、9宫9观36庵堂72岩庙的33座庞大建筑群。据资料记载,明代在武当山有各种建筑五百多处,大小为房屋二万多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相传净乐国太子在武当山修炼,历时42载,最终修成正果得道飞升,被封太玄,史称真武大帝(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而太子坡,就是真武大帝最初读书的地方,因此被称为“太子坡”。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太子坡屹立于狮子山60度的陡坡上,面对千丈幽壑,左接十八盘栈道,右有天池飞瀑,“神道”如绸带般飘逸。古人巧妙的利用山形地势,创造出1.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被称为利用陡坡开展建筑的经典之作。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走进山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条依山势而建蜿蜒起伏的夹墙复道,名为“九曲黄河墙”。其实从山门到主殿只有71米,但古人在修造时十分巧妙利用山势,以及高大弯曲的红墙,让人产生遥远深邃的感觉,仿佛是在穿越时空隧道。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复道的尽头是二道山门,走过门是一个宽阔的平台道院,整个院子用大块的石板铺成。院子左侧为依山而建的各种楼阁,整体布局合理,“五云楼”、“皇经堂”、“藏经阁”、“太子殿”高低错落,合理利用了每一寸可用土地。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复真观,又名“祖师殿”,是整个在太子坡最主要的建筑。殿内供奉真武神像,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巨大的塑像是武当山最大的彩绘木雕像,经历600多年依旧如新。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复真观有一座五云楼,也叫“五层楼”,是现存武当山最高的木构建筑,高15.8米。古人在没有开挖山体的情况下,完全是依山势变化而建造的五层木结构高楼,本身就是一木结构建筑的杰作。然而楼内一柱十二梁更是神奇之作。


武当山太子坡“一柱十二梁”建筑,成中国古建筑未解之谜
或许是因山势而建的缘故,五云楼有十二根梁枋,且交叉穿凿在一根主体立柱上,构思巧妙结构奇特,对于房屋的沉重力计算相当精确,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纹丝不动。这不仅是中国古人一大胆而又智慧的杰作,也成为中国古建筑之谜。“一柱十二梁”现为太子坡的标志性景点。

作者简介:寒残一叶(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2016长三角新浪微博旅行家TOP3,新浪浙江年度自媒体。
2017年度头条号,2016今日头条年度旅游头条号。
2017腾讯旅游年度影响力奖,2016腾讯年度旅游企鹅号。
2017一点资讯年度内容贡献奖。
2016搜狐旅游年度最具影响力作者。
2016网易浙江年度阅读量五强。
2016乐途旅游年度最具传播价值奖。
微博:@寒残一叶,微信公众号: hancanyiye,微信号:hcyy057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