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万钢:促进科技文化融合共生

(2019-04-30 02:40:05)
标签:

杂谈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暨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揭牌仪式近日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指出,从当前科技治理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医疗诊断、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伦理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加强科学文化的探讨,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的融合共生与协同发展。

为推动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万钢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科学文化观,努力构建中国科学文化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其次要深化文化研究,推动科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围绕加强科研诚信,科技伦理的建设,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鼓励学科交叉,推动跨界交流;最后,在开展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的素质的同时加强开放交流,拓展科学文化的发展格局,寻求科学文化价值的最大公约数。

大会主席、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韩启德表示,科学文化是由科学共同体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其中,沟通文理、兼纳古今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在科学文化研究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无论是相较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医学等学科,还是相较于历史、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都比较滞后,研究人员队伍规模太小,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合作不多,国际影响力不足。”此次中国科学文化论坛,旨在提供开放共享的讨论空间,激发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碰撞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是科学文化研究院于2018年12月18日成立以来举办的首个重大学术活动,对于即将揭牌的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北京大学校长郝平表示,该系是在北大原有科学技术史和医学史学科点的基础上,以研究院的成立为契机,整合而成的教学与科研基本单位。

“北京大学成立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一定会对学科交叉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科技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表示,“我们要促进学科交叉,这个交叉不是小的交叉,不是自然科学的交叉,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通过研究科学史来归纳总结一些学科演变的经验和教训”。(魏艳 吉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