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下晃悠


标签:
文化 |

心似脱缰野马,比较适合去险恶的崖边,并在那里悬崖勒马;心似枯槁败草,比较适合把玫瑰僵尸丢进水中,再伸手接住飞向你的野鹤;心似清风闲云,比较适合坐在山谷长凳上拍拍手、发发呆、看本书、打个盹,左肩晨露,右肩余晖,直至游人都已消失。
山崖的触须伸向美学,全方位地引导或勾引着爱美之心、爱玩之心。来者,饮一杯红酒,轻松契入,山崖中的你,便可百变身形,似雾、似风、似雨、似谜、似梦、似花,还可以似女泰山……哈哈,妖娆惑众之罪,都归了山崖吧。
美景当前,低调做人的风格,往往会被我甩到了几条街后。一以贯之的做派,便是相当地好为人师。“我的镜头是枪口?同志们,你们是董存瑞还是刘胡兰?用得着那么大义凛然嘛!活泼轻松些行不?---您先请,给咱们来个示范”。
“乖乖,这要是飘下了山崖,如何是好?---向来大侠跌落山崖后,总会得一武功秘诀,后重出江湖,参加武林大会啥的,随后的身份,便被排定在了武林总舵主之流,并得一知己,笑傲江湖,仗剑走天涯”。
知道啥叫个人传奇以“上不封顶”的态势峭立了吧?
山中,脚步游移,景随境迁。这鲜艳的石刻,与古色的城墙,居然也能mix成一种时尚。石刻的故事,伸向远古,石刻的笔墨,贴近自然,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都说石刻易在得形,难在得气,而技法的翻新,令其气势不再难寻。于此,你可以看到,文化和山河在叮叮当当地相互叩门。
千重山,高度不陡峭,万条水,边际可目及,但足以为诗,为凌乱的思绪,为野性的摆弄,你若用心,定能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