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里蹦出来的“营养”

标签:
健康烹调方法 |
分类: 健康养生 |
“石头”里蹦出来的“营养”
http://s8/bmiddle/002uJSWZzy6IZOxJdFdd7&690
不用煮,不用炒,不用蒸,不用炸,简单的一个石头锅现场烹饪,鸡鸭鱼肉、各种蔬菜,配以各种口味的锅底,5分钟一锅烫熟,这一创意吃法吸引了不少顾客。可是真的如商家所描述,石头锅可以析出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300多摄氏度的高温瞬间烫熟食材,食材营养不受破坏?
有益微量元素之说
中国有句成俗语“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水可以“溶解”石头,但这并非短时间就可以实现的。从理论上讲,石锅中的钙、铁、锌等离子可以溶入水中,可实际上,一顿饭半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一小时,是不会析出微量元素的。即使有少量的微量元素析出,蔬菜中的草酸、鞣酸等会与这些微量元素反应,形成人体难以吸收的化合物。另外,也没有人去喝完所有的锅底,为了获取所谓的“微量元素”,得不偿失。
http://s10/bmiddle/002uJSWZzy6IyMnrbKh79&690
食材营养之说
一、
石头锅中的锅底一般都会含有很多的油脂,再加之肉类中的脂肪,这些脂肪在高温下会有什么反应呢?
1、脂肪置于空气下,易酸败,高温会加剧酸败的速度,产生自由基和过氧化物。自由基可以破坏人体细胞和组织,从而引发疾病。自由基是衰老和患病的根源。
2、食用油加热超过180℃,就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
3、高温使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大大增加,研究表明,食用油加热至300℃时,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未加热时的2倍以上。反式脂肪酸会降低高密度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胆固醇,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二、
石头锅利用石头散热慢的优点,可以保证食材的温度以及口味。也正因为它的散热慢,沸腾状态可以持续15-20分钟。这种高温状态对于维生素的保留非常不利。实验表明,土豆片中的维生素C油炸损失50%-56% , 而水煮只会损失20%-28%。虽然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在水中更易流失,但是高温对它的影响更不能忽视。另外,锅中的脂肪一部分发生酸败,也不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保留。
参考文献:
[1]苏德森,陈涵贞,林虬.食用油加热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形成变化[N].中国粮油学报.Vol26,No.1 Jan,2011
[2]赵洪静,杨月欣.食品加工、烹调中维生素的损失[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0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