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繼學錄》之絕崖學朔源論

(2013-07-30 21:26:14)

意學:這是一個具備著新名稱的儒學理學學科,對於它的成型,研究,脈絡,主題思想,這些似乎可以說在中國國內從來沒有過,這本書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提出‘意學’這個概念的著作。

歷史上的意學似乎如同一個飄忽不定的幽靈,從來未能成為一門學問。可是它確實在歷史上存在的,這就是我為什麼說它只是新的名稱而不是新的學問的原因。

意學,只是一個我發明的淺稱!如果給它分類的話,它應該歸於理學中的心學一脈。心學之學起於南宋陸公象山,至明中期由王公陽明發揚光大,歸結于明末劉公蕺山之學。所謂心學,乃天命也,天命者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心性一元,体用一也。故而阳明先生之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其本质在于求心定之學而不是求心静。

而意学强调:定理于意,求知于心,與心學同源,然而另一方面,意學的起源卻很有意思,是一個多樣的起源!

中國新儒家著名宗師馮友蘭先生對理學有一個劃分:

宋明理學其實是宋明道學,所謂道學與理學是通用的!馮友蘭先生認為理學就是道學,‘理學’一詞起源稍後,不如叫做“宋明道學”,道學更能顯示出宋明儒學的歷史淵源,因為道學的意思就是:承接孟子後中斷的道統!

不過其弟子陳來先生卻認為:理學在規定的範圍上,大於道學的範圍,既包括北宋五子的道學,還有南宋理學,陸王的心學,其定義更大,所以理學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廣義上的‘理學’就是指“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統稱,狹義上的‘理學’就是指相對於心學的理學!

絕崖秉承陳來先生說所言,批判訂正而採用‘理學’一詞,絕崖以為理學其主要是在四大學說:

氣學(關學)    以橫渠先生張載為代表

數學(先天學)  以百源先生邵雍為代表

理學(洛、閩學)以晦庵先生朱熹,伊川先生程頤、明道先生程顥為代表

心學(陸、浙學)以象山先生陸九淵、陽明先生王守仁為代表,

四大學說中,理學與心學派系最大,影響最為深遠,四大學說相互辯論,先後又融合,構成絕對龐大的理學體系,意學也就是在這龐大的哲學體系下的夾縫中生長出來的!

在牟宗三先生看來,歷代儒學家,都把理學過程分為三派:

1)五峰、蕺山一系,這一系承由濂溪、橫渠、乃至明道之圓教模型而開出,其主要以《中庸》、《周易》為主。

2)象山、陽明一系,這一系是以《中庸》、《周易》回歸《論語》、《孟子》為主,其主要是為了攝《中庸》《周易》而以《論語》、《孟子》為主。

3)伊川、晦庵一系,這一系以《中庸》、《周易》與《大學》合而以《大學》

 

而所謂‘意學’者乃心學之支者也。是故‘意’者,論其思說,當推陸子之高足,楊公簡矣,而慈湖先生首明!意者,心之源矣。而及胡宏公(五峰先生)之所言,首為意學之源,興心學之本,乃至明代,陽明先生合‘心’、‘意’二學大成,蕺山先生明意學之所悟,由雨楓繼之乃獨成一門,故謂之“絕崖意學”推及己所思,糅以先輩而終成儒門之顯學。

   意學者,心學之繼也,乃繼宋明之道學,重塑中華理學之道統,天理之學,其本為道,乃儒家仁禮之本位也,民國眾儒雖刻苦研習,然道統失序,禮崩樂壞之局面絲毫未有改變,絕崖以為其本質在於,民儒之學,受西學鄙陋之限,未能有新學繼承宋明道統所致!今日意學,初成,乃為繼承先聖之古學,宋明之舊道,以求教化天下,複歸仁禮。此之儒道符合橫渠四句:繼往聖之絕學,故書:《繼學錄》

絕崖以為意學乃是出自象山一系,與心學同源,其根本當不離《論語》、《孟子》二書,而歷代心理兩派之鬥爭皆在《大學》明德之言,故此,意學必須以《中庸》、《大學》、《論語》、《孟子》為主意學之本

意學脈細圖:(以馮友蘭分法論)

韓公退之(儒學復興)——濂溪先生周敦頤(理學開祖)—明道先生程顥,伊川先生程頤——龜山先生楊時——武夷先生胡安國——五峰先生胡宏(胡安國子)——象山先生陸九淵——慈湖先生楊簡——白沙先生陳獻章——陽明先生王守仁|甘泉先生湛若水——蕺山先生劉宗周——絕崖先生薄雨楓                                       

                             绝崖先生:薄雨枫

                                东元:2368年于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