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樊发稼老师的两首儿歌
文世奎
老作家樊发稼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包括许多著名评论家的关注,尤其是他的儿歌曾经被多种文本选入。重庆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文集《中国最美的新童谣》,就收入了樊发稼的十首儿歌,《小鸡》和《小蘑菇》就是其中具有一定特色的两首儿歌。
《小鸡》和《小蘑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美。以《小鸡》为例,全诗如下:
“小鸡小鸡叽叽叽,/
跟着妈妈学啄米,/ 看见天上老鹰飞,/ 躲进妈妈翅膀里。”
这首儿歌本身具有一种美,就是“朴素”美。“小鸡小鸡叽叽叽”,三个词叠用,就把小鸡的发出的声音写得活灵活现。跟着妈妈,表现了小鸡还很小,学啄米,写小鸡就开始自己试着参加劳动了。但是,小鸡确实太小太小了,看见老鹰在天上飞来飞去,就吓得躲进妈妈的翅膀里面了,一个躲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小鸡胆小,必须依靠鸡妈妈保护的“小儿”心理。这种心理,就很容易与儿童产生共鸣了。当然,这首儿歌写的是儿童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并且,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很多儿童就参与过,自然对这首儿歌就有更多的生活上的认识了。文学语言的朴素美是一种平易自然,不需雕琢粉饰,活脱脱地再现生活真实的语言美。朴素美在儿歌中,是自然美,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这首儿歌通过表现儿童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小鸡的生活状态,写出了儿童与小鸡的一些相似的特点,是一首体现儿歌朴素美的经典之作。当然,这首儿歌语言朴素,它的文采美在妙语天成之中,是一种纯净的自然美。朴素的灵魂是单纯,率直。所以,《小鸡》的朴素美,就表达出了单纯和率直的一面。《小鸡》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就表明了作者对生活的高度的把握和才华横溢。其实,朴素美不单是艺术性的问题,它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直接关系。朴素优美的儿歌,总是在平易近人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隽永的思想和丰富激越的感情。《小鸡》呈现出来的朴素的语言之所以美,是因为通俗,生动明白如话,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人受到感染。其实,文学的朴素美是一种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典型,也更带有普遍性的美。古代的作品中,也有朴素美的范例。《鹅》,只寥寥几句,却把作者与和谐而平静的生活表现了出来,作者没有寻求华丽的词藻,故弄玄虚,只是把眼前现成的景物顺手拈来,恰当好处,语言明白如话,与《小鸡》一样,意境深远,感人肺腑。当然,朴素美,是艺术创作的高层境界。
二是精。三是趣。以《小蘑菇》为例,全文如下:你真傻,/太阳,/没晒。/大雨,/没下。/你老撑着小伞,/干啥?很多著名评论家认为,最高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这首儿歌没有技巧,和谐自然,体现了作者的高超的写作水平。短短的文字,体现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这首儿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性的哲理儿歌。可以说是儿歌精炼的典范之作。作者还采取问句的形式,体现出了一种具有深厚感情的关怀,增强了儿歌的趣味性。另外,在学生的教材中,经常出现“想一想”的字样,就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这首儿歌不仅仅是指打伞,内涵非常深刻,也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还有意引起儿童思考,让儿童在思考中得到更多的精神营养。
樊发稼的儿歌作品中,绝大多数都具有“美,精,趣”的特点,这正是儿童对儿歌喜闻乐见的前提,因此,他的绝大多数作品深受儿童们的喜欢也是必然的。
附:
文世奎,职业,教师
联系地址,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路街道办事处128邮政所信箱
邮政编码402167
电话号码,1898395434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