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首“蜗牛诗”说起

(2012-10-06 09:14:34)
标签:

杂谈

             从一首“蜗牛诗”说起

 

                                                                   樊发稼

 

    这里的“蜗牛诗”,实际是以蜗牛为题材的诗。

    大家知道,蜗牛是一种软体爬行小动物,行走速度很慢。许多人写蜗牛,一般都拿它的“慢”说事。这样的作品,缺乏新意,由于不能为读者提供新的审美感受,因而价值不大。

    我读到的这首“蜗牛诗”,是河南省著名诗人刘育贤创作的,题目是《旅行家》,最早发表在1993年12月1日《中国少年报》上。全诗是这样的:

 

              不坐火车,

              不坐汽车,

              不坐飞机,

              走呀走,走呀走,

              一天到晚不停地走,

              蜗牛是一位小小旅行家。

 

              不住旅馆,

              不住宾馆,

              不住招待所,

              总是背着自己的房子走,

              多流汗,少花钱,

              蜗牛是一位艰苦的旅行家。

 

              一边走,

              一边看,

              一边写,

              身后留下一篇长长的

              长长的游记,

              在大地上发表。

              蜗牛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

 

      我不是说这首诗有多么了不起。我是说这首诗颇有新意,所取的角度比较新、比较独特、很不一般。作者把蜗牛喻为“旅行家”,并写出了这位“旅行家”的特点,说它是一位艰苦的、伟大的小小旅行家。最后一节犹为新人耳目:“一边走,/ 一边看,/ 一边写,/ 身后留下一篇长长的 / 长长的游记,/ 在大地上发表。”

    当然,蜗牛不会写游记,那是诗人独异的想象。这种想象绝不雷同于别人,故能给人以怡人的新鲜感、新奇感。

    诗、文、画、乐、书、舞……,任何艺术、任何艺术品,均贵创新。人云亦云、嚼别人嚼过的馍,没有自己的发现、开掘和创造,你说蜗牛慢,我也说蜗牛慢,你说女人像花,我也这么说,是毫无意思的。有出息的艺术家绝不会这么干,因为如上所说,这不能为读者提供任何新的启迪和审美感受。

    星球就这么大,世界亦有涯。该写的似乎都写过了、写到了。天上地下,风花鬼神,各色人等;真伪虚实,现实梦幻,直至各种各样的理想、感悟与哲理,乃至永恒的生命、爱情……

    但绝不是说,同一题材、同一对象、同一主题和内容就不能写。古往今来,多少诗文大家写过月亮,各人笔下的月亮各放光彩、迥异其趣,都有弥足珍贵的圣洁高尚、深邃绵邈的认识价值、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

    苏联大诗人伊萨柯夫斯基说得好:

    “诗人可以采用任何的主题,包括别人已经利用过的主题在内。但是,他只有在这种情形之下才可以采用它:如果他会用新的方式去表现它,用新的、自己的内容去充实它;如果他能够从一个新的方面去说明它,能够从另一种性质和另一种意义中去显示它,这种性质和意义自然要和过去已经用来表现过它的不同。”(见伊著《谈诗的技巧》,页64~65,作家出版社上世纪50年代版)

    伊萨柯夫斯基讲的是诗创作,其理适于任何文艺样式。

    熟悉我的朋友知我撰写文评艺论,不擅、亦不喜“引经据典”。这里忍不住抄录了我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援引过的一段洋话,恳愿一切文艺创作者尤其是年轻的作家艺术家仔细领会之、践行之。

                                                2012年10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