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刘育贤儿歌《造小船》
樊发稼
很多人都去过海边沙滩。
尤其是夏日,迎着拂面的湿润海风,在轰然作响的涛声中,孩子们光着脚丫,踩着松软的沙滩追逐嬉戏,那场景,那画面,那欢快,真是赏心悦目,令人神往。我们大人,多数也有过惬意徜徉于沙滩的经历。但有谁想到过以此为题材,为孩子们写一首儿歌么?反正我没有,虽然我无数次踩过沙滩。
我非常佩服我的老友、花甲诗人刘育贤,他能在极其平凡普通的生活中发现美、捕捉到诗意,从自己独特、敏锐的艺术感受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以儿童的视角、孩子的口吻,创作出十分优秀的儿歌,比如他的这首《造小船》:
金沙滩,
银沙滩,
我在沙滩造小船。
工具儿,
很简单,
就是一双小脚板。
我走走,
你看看,
身后小船一串串。
我非常喜欢这首儿歌。共三节(段)、每节三行,句构是典型的传统“三、三、七”式;若每节第一、二行连排,则全诗仅六行;不算重复,实际只用了二十五个字。严格押“言前”脚韵,一韵到底;节奏鲜明,旋律悠扬,绝对琅琅上口,过目能诵。
首节是铺垫,却有伏笔,有悬念。我们还以为用砂子砌“船”呢,实际非是。
次节讲造船的“工具”,是情节的接续,亦是“悬念”的延伸,作者继续“卖关子”。因为我们很难将脚板和造船联系起来。
最后一节,“包袱”才彻底抖开。啊,原来如此:“小船”是沙滩上踩出的脚印!“身后小船一串串”,多形象,真好看。诗人用简洁清爽的线条,画出一幅海边“写意”,画面可感可触。孩童雀跃,欢声笑语,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透出人们心绪的放松欢愉,透出生活的怡然美好……
有人也许说,无帆没樯,脚印一点不像“船”,不真实。面对这种“批评”,稍稍懂点艺术、有点审美眼光的人,肯定会忍不住大喷其饭。可我们真的有这种可笑的批评家。
茅盾先生说过,儿歌不是诗。我曾作文表示不敢苟同。好的儿歌必定而且必须具有诗的品质。
刘育贤先生有很高的诗的艺术素养。成人诗也写得很好,出过新诗集。童诗、儿歌是他的长项。假如中国当代儿歌有二十家甚至十家,我看刘育贤就算得上其中一家。
在整个儿童文学界、在诗坛,他好像没有赢得足够大的名声。这,只能说明我们文学批评的不发达。
2012年4月25日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