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故乡的芦苇》赏析

(2011-12-13 06:14:30)
标签:

杂谈

           《故乡的芦苇》赏析

                                                                   佚 名

 

    《故乡的芦苇》是樊发稼写给故乡一首眷恋的歌。作者由想念故乡入笔,回忆了密如蛛网、纵横交错的清亮小河,回忆了灿若彩星叫不出名儿的芬芳野花,回忆了那望去像铺撒一方方碎金似的油菜花以及熠熠耀目的、洁白如云的棉花……作者先以小河、野花、油菜花作为故乡图景的底色,这些绚烂多姿的底色为的是凸现芦苇的形象,为芦苇形象的凸现作铺衬,然后再直接进入正题,写小时候对芦苇美好印象的回忆:有美妙的芦叶哨音乐、满载着纯真幻想的芦叶船的远航以及伴随着“我”进入甜蜜梦乡的芦丛中纺织娘的歌声。作者主要突出故乡芦苇与“我”的亲切关系以及芦苇对于“我”成长的潜在影响,随后作者离开单纯自然景物层面,深入地挖掘芦苇蓬勃的生命力,他从芦苇团结友爱的风格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中挖掘出芦苇的文化内涵,升华了主题,达到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效果。

    文章在结构上有着鲜明的独特性。作者在文章中采用了两种抒情视点的交叉叙述。在整体上采用成人的抒情视点构筑理性关照的结构框架,中间穿插童年的抒情视点,像插入乐章的小夜曲,不仅充满情韵,而且与成人视点相辅相成:童年视角叙写了记忆中的现实,突出故乡芦苇与“我”的亲切关系以及对于“我”的成长的潜在影响;成年视角是叙写现实中的记忆,重在记叙故乡芦苇的生命强力、精神品格以及给予“我”的深远影响。一面是美好纯真的感性体验,一面又是清醒成熟的理性透视,两种视点的交织构成了两种情感指向的交融:童年视角记叙中的甜蜜亲切和成年视角蕴发中的钦佩崇敬。

    文章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从“生我养我的故乡啊”的深情呼告开始,到“啊,故乡的芦苇”为承续,再到“啊,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芦苇”的直抒胸臆结束,表情句式,反复歌咏,一唱三叹,其深情厚意,溢于言表,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

             (原载《语文大阅读·高中卷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博主小注

    《故乡的芦苇》是鄙人一篇发表于1983年的散文,曾被多次收入(包括香港)大、中、小学语文教材教辅读物。可它原来却是投哪儿哪儿都退稿的一篇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