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稳定减脂 相信运动

标签:
转载 |
稳定减脂
http://s7/mw690/3e54e302gdbb6847d2dc6&690
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中国人肥胖的流行度丝毫不亚于流行音乐,而“胖友”这个称呼似乎与“粉丝”一样普遍。不管你承认与否,有些人胖在外面,是看得见的“胖友”,而另一些人是胖在里面,是看不见的“胖友”。
肥胖自我检测
1 标准体重法
成人的体重与身高是有很大相关性的。
身高≤165厘米时,标准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100;
166厘米≤身高≤175厘米时,标准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105;
176厘米≤身高≤185厘米标准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110。
一般而言,在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属于正常。超过11-19%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在肥胖范围内,超过标准体重20-34%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5-49%为重度肥胖。这是最简便的判定方法,但是较为粗略,准确性偏低。
2体重指数(BMI)判定法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BMI<18.5为体重偏低;
18.5为体重正常;
24.0为超重;
BMI≥28为肥胖。
3腰围判定法
男性正常腰围为<85厘米、女性正常腰围为<80厘米,高出此数值者判定为肥胖。另外,如配合臀围测量,进而计算腰臀比,当腰臀比超过0.9时,罹患高血脂、冠心病等代谢紊乱病症的几率会迅速增加,因此中青年人“将军肚”者需要提高警惕。
4 身体成分测试
身体成分测试是精确性相当高的脂肪水平测试,不仅能测试总体脂肪含量,还能分析身体各节段的脂肪水平,最需要关注的是总体脂肪含量及内脏脂肪含量。这对发现隐形肥胖非常有帮助。假如您的体重和腰围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而感觉自己身体(胳膊、腰部、腹部及腿部)比较松垮、力量感觉不佳,那么可以去测试一下身体成分,很可能会发现总体脂肪超标,这在国外被称作肌肉减少症,随着年龄增加,肌肉进一步减少、骨质也随之流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脂肪,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代谢疾病很快会找上门来。这是许多看上去并不胖的人却在体检中发现高血脂的原因,这尤其需要引起中青年办公族女性的足够重视。
对减肥的科学认识
1 关于减肥速度
减肥的速度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都希望再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甩掉“烦人”的体重。这种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人人都渴望美好的身材和线条。可是要知道,减肥速度与减肥的效果及安全性、减肥之后的体重维持密切相关。在以合理的速度减体重过程中,身体丢失的体重里脂肪占75%,肌肉占25%。而脂肪组织含水量50%,肌肉组织含水量75%。所以每减轻1公斤,实际上减轻了0.375公斤脂肪、减水0.6公斤、减蛋白质0.06公斤。减体重速度越快,脂肪丢失比例越低,水和肌肉丢失的比例越大。这对健康是不利的。科学安全的减重速度是每周减轻0.9-1公斤。那些急于求成者,往往反弹的越厉害。
2 节食减肥有效吗?
节食减肥在减肥初期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没有人能够持续这种减肥方式而又保持身体健康的。无论是不吃主食减肥法、苹果减肥法、吃肉减肥法,这些方法无一例外的都偏离了合理饮食的范畴,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人们往往把肥胖归咎于主食吃的太多,其结果往往因碳水化合物不足,导致大脑思维变慢、工作效率降低,长时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导致酮血症,造成中毒,中枢神经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所以,节食减肥,还是略过吧。
3 减重?减脂?
前文提到,在科学的减肥速度时,脂肪减少的份额要多于肌肉,这是我们期待的,我们不希望体重减少了,脂肪不减少,身体仍然松松塌塌,没有紧致感。所以要保持正确的认识,我们需要减的是脂肪,即减脂。
4 只想减脂,不想运动
为了减脂,有些人不惜让自己饿肚子,吃糠咽菜;有些人不惜牺牲肠道健康,大吃减肥药、大喝减肥茶;也有些人不惜花重金,去整形医院吸脂,回来发现塌陷的皮肤让自己哭笑不得。很多人逃避运动,是因为体重超标,身体移动缓慢、做动作不标准,心理不够强大。其实运动本身是最能给人以正能量的,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快乐身心、减轻体重负担、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而减脂如不配合运动,那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皮肤、肌肉松弛,骨质流失。这是由于肌肉力量没有得到相应训练,随年龄增长自然衰退,对骨骼的刺激降低,骨质流失加剧。所以,为了让自己在中年以后更加硬朗,那么必须加强锻炼。
减脂该如何运动?
关于运动减脂,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运动科学界早已建立了成熟的运动处方体系。运动处方是沿用了医用处方的结构,包括四大要素:运动频率(Frequency)、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time)和运动类型(Type),即FITT原则。
减脂运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实现科学减脂,也要实现提升身体素质,推迟慢性病出现时间的目的,因此,减脂处方主要包括以下两大处方。
1 心肺耐力处方
心肺耐力处方俗称有氧运动,目的是改善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机能,为机体提供充足氧气,由于有氧运动的时间一般比较长,所以有氧运动是燃烧脂肪的主要运动。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次,5-7次比较合适。因为运动能提高身体静息代谢率,使体内脂肪迅速燃烧,每次运动后,人体静息代谢率升高的时间可以持续24小时,所以隔日运动就能实现平稳的脂肪燃烧。
运动强度:一般用运动中的心率反应运动强度,准确测量10秒钟的脉搏乘以6可代表运动中的每分钟心率。建议采用60-70%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时,脂肪燃烧的绝对速率处于理想状态。
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应持续30-60分钟。运动时间根据自身运动基础,可以适当延长。运动持续超过30分钟,脂肪的供能比例才能达到可观的水平,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比例也越大。鉴于运动减脂的相关研究结果,建议在晚餐前2小时进行有氧运动,即16-18时,这样既能增加运动量(能量消耗),又能减少能量物质的摄入(能量摄入),减肥效果最佳。
运动类型:根据自己的运动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能够动用的肌肉群越多越好,比如原地踏步走就不如慢跑动用的肌肉群多。推荐的运动项目有长距离步行、慢跑、爬山、球类、自行车、游泳、健身操、舞蹈及水中运动(如水中步行、水中跑、水中跳跃、踢水、水中蹬车等)。
需要注意的是,膝关节已经出现疼痛者,多选择自行车及水中运动,尽量减少爬山、跑动、球类活动。
2 肌肉力量处方
肌肉力量处方也称抗阻力训练、力量训练,减脂力量训练主要是动用机体躯干、四肢大肌群对抗外加阻力(哑铃、杠铃、球的重力)或/和自身体重,进而达到增加肌肉百分含量(紧实感)、提高基础代谢、消耗糖原的作用。一般会安排在有氧处方之前进行,这样有氧运动就能多多的消耗脂肪。
运动频率:每周应该对每个大肌肉群(胸肩背部、腰腹部、下肢、上肢)进行2-3次训练,并且同一肌群的练习时间间隔48小时以上。根据个人运动能力,可以在每次训练课安排全身肌肉训练或环节肌肉训练(选择部分肌群,例如周一和周四练下肢和腰腹部,周三和周五练胸肩背部和上肢)。
运动强度:以增加肌肉量为目的,训练负荷要达到60-80%1RM,即尽最大能力能够连续完成8-12次训练动作(比如卧推、肱二头肌弯举)的负荷量。如果能够完成12次以上,那么应该及时增加负荷。
运动时间:每组动作连续做8-12次,共做4-8组,组间休息45-95秒。
运动类型:正式的抗阻力训练包括多关节和混合运动(如卧推、蹬腿、臂屈伸),这样比单独训练一个肌群的效果要好。多关节运动包括:卧推、肩部推举、下拉、臂屈伸、山羊挺身、仰卧起坐、屈膝两头起、卧蹬、负重深蹲及半蹲等等。
一周训练科目示例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肌肉力量处方 |
下肢肌群: 卧蹬、负重深蹲、负重半蹲、屈膝挺宽、俯卧屈膝 腰腹肌群: 仰卧起坐、直腿仰卧举腿、屈膝仰卧举腿、仰卧两头起、俯卧两头起、山羊挺身 |
上肢肌群: 哑铃卧推、肩部推举、飞鸟、上肢前平举、二头肌弯举、 胸肩背部肌群:引体向上、俯卧撑、哑铃卧推、坐位下拉、坐姿推胸 |
|
下肢肌群: 卧蹬、负重深蹲、负重半蹲、屈膝挺宽、俯卧屈膝 腰腹肌群: 仰卧起坐、直腿仰卧举腿、屈膝仰卧举腿、仰卧两头起、俯卧两头起、山羊挺身 |
上肢肌群: 哑铃卧推、肩部推举、飞鸟、上肢前平举、二头肌弯举、 胸肩背部肌群:引体向上、俯卧撑、哑铃卧推、坐位下拉、坐姿推胸 |
心肺耐力处方 |
40-60分钟,单车训练 |
40-60分钟,跑步机训练 |
|
40-60分钟,单车训练 |
40-60分钟,跑步机训练 |
3 运动贴士:
1 运动前对各肌肉群进行做好充分的热身,15-20分钟为宜,压腿、踢腿、抻腰、下蹲、拉臂等,让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2 运动间歇,注意水分的补充,每30分钟补充150-200ml矿泉水。
3 运动后对各肌肉群,尤其是本次训练的重点肌群,进行充分拉伸,15-20分钟,动作可与热身动作相同,幅度可以加大。
4 运动后的正餐注重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比如脱脂牛奶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鱼肉、去皮鸡肉等。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
亚洲邉咏】倒芾韺W院
运动营养师 陈成亮
TEL:15510209778
QQ:554099721
(原创博文,转载请电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