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之旅:流淌着千年烽火与诗情的名胜──白帝城(五)

标签:
长江三峡白帝城东麓观望夔门杜甫与奉节 |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

02.(接上篇)出竹枝园东门向南,白帝山的东麓,沿江有高低错落的数个观景台,是观望瞿塘峡夔门的极佳位置;当然,东麓上下两条沿江道路的任一点,也都是选择不同角度观望夔门的好位置。

03.夔门,又名瞿塘关,位于瞿塘峡入口处,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西大门, 自秦汉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赤甲、白盐两山隔江夹峙,险绝的峭壁高出江面近千米,宽则不及百米,犹如扼守三峡天险的门户,因奉节古称夔州,故称其为夔门。
三峡水库建成前,夔门断崖壁立,波涛汹涌,翻船无数,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三峡水库蓄水后江面上升了百多米,激流也变为缓流,于航运大有裨益,于观景有所逊色。

04.观望夔门。

05.观望夔门。

06.观望夔门。

07.夔门观景台到了,据说这里是观望夔门的最佳位置,游客爆满,都在排队等留影。

08.好不容易才等到机会给同行大姐拍了幅照,也无法退后拍远景,只能拍近景了。

09.没办法拍到夔门观景台的全景,借一幅网络图片让大家看看得了。

10.1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的风景就是夔门。

11.许多人说10元人民币背面风景的取景位置就在这夔门观景台,不过仔细对比一下,觉得不像。第一,现在看到的夔门两侧的崖壁没有10元人民币背面风景中的那么高耸,如果说这是因为水位上涨后形成的,可以解释通;第二,关键是第二,10元人民币背面风景的取景位置要高许多,得航拍,不在空中俯视是绝对看不到夔门后面那逶迤绵长的长江河道的。当然啦,如果您说10元人民币背面风景不是摄影,是绘画,绘画嘛是容许艺术加工的,这么说嘛,也可以解释得通。
对于一个景区而言,能被印上人民币,那绝对是一种殊荣,毕竟国内的景区成千上万,但人民币的面值却只有那么几种,所以能被选上,那绝对是了不起的景区, 比如1元是西湖,5元是泰山,10元是三峡夔门,20元是桂林三水,50元是布达拉宫……哪一个不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

12.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赤甲山海拔1388米,是视觉形态的最高处,它是长江三峡的至高点,被称为“三峡之巅”。远望赤甲山山尖,略向右弯曲,山体酷似桃子,所以又俗称“桃子山”。

13.白帝城东南城门。

14.从白帝城东南城门拾级而下可以到下一级的沿江环路。(网络图片)

15.白帝城文保碑。

16.留个影呗。

17.观峡廊。

18.观峡廊。

19.观峡廊处观望夔门。这里位置比夔门观景台低了许多。

20.观峡廊处观望夔门。

21.拾级再下到白帝山最南端,是杜甫亭。

22.杜甫亭前的杜甫雕像昂头远望,神情肃穆。
杜甫一生命运坎坷,生活困苦,特别是安史之乱后,更是四处漂泊,颠沛流离。 唐大历元年(766)春,诗人几经辗转,从成都到了奉节。 在奉节寓居的一年零九个月,老杜创作诗歌437首(平均三天写两首),占其所编杜诗1439首近三分之一,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也达到了巅峰,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就是在这里写下的。
杜甫寓居奉节期间,曾几度迁移,先后有西阁、赤甲、瀼西、东屯等几处寓所。杜甫雕塑1984年立于白帝城山下的西阁,后因三峡工程蓄水搬迁至此。开句玩笑,杜甫可以说是奉节最早也是年龄最大的移民啦。

23.杜甫亭就是为纪念诗人而建的,他的诗歌、他的胸怀,留给白帝城的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含义。

24.杜甫亭所在是白帝山东麓最下层的沿江环路,从这里观望夔门位置最低但距离最近。 对面游船停靠处是赤甲山山脚,可坐游船过去。

25.坐游船过去后,可参观江峡文化馆、 夔门古象厅、锁江铁柱、老关庙遗址、瞿塘关遗址博物馆、烽火台、三峡堂、赤甲楼、古炮台等景点。 其实白帝城120元的门票不仅仅是一个白帝岛景区,还包括赤甲山上述景点的门票和去赤甲山的船票。如果再走远一些,还可由此去瞿塘峡古栈道、风箱峡,直至三峡之巅(徒步来回需八个小时)。
我们属游轮跟团游,受经济、时间制约,肯定是不会去的。
至此处返回。

26.白帝山东麓最下层的沿江环路上观望夔门。

27.白帝山东麓最下层的沿江环路上观望夔门。

28.白帝山东麓最下层的沿江环路上观望夔门。

29.白帝山东麓最下层的沿江环路。

30.沿江环路上小景。

31.白帝山东北角,忠义渡口,渡船每半小时一班,五分钟即可过草堂河去到对岸赤甲山。(网络图片)

32.从忠义渡口向西北,再次过忠义广场。

33.再次过风雨廊桥,出景区。

34.过归来巷,到停车场。

35.停车场。

36.停车场。

37.坐大巴回奉节港。

38.返回奉节港路上。

39.返回奉节宝塔坪。

40.长江三峡主要景点分布暨下水(奉节→宜昌)游览实时示意图。
本篇在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