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小化
文小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134
  • 关注人气:3,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2022-10-10 08:51:36)
标签:

都江堰

离堆公园

堰功道

十二功臣

文小化博客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离堆公园大门。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大门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碑。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李冰父子当年率领民众开宝瓶口引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被凿开的一小部分山体与玉垒山分离,人们称其为离堆。离堆公园因其建于离堆旁而得名,其占地90余亩,是都江堰景区主要的、必游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上图来看,景区由三大片区组成,黄色部分即离堆公园片区,豆青色部分是水利工程片区,绿色部分是玉垒山片区。现在灌县古城片区也纳入了景区,其位置在图的右下部。

离堆公园大门,也是都江堰景区的正大门,大部分游客(特别是跟团游客)都是从离堆公园大门进入景区的。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进入公园,我们的导游在给大家讲解。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公园大门(后视)。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碑。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游客挺多的。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余秋雨先生题写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刻石。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刻石前游客留影。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刻石前游客留影。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标志碑。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世界遗产标志碑(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从大门口这几块文保碑、标志碑就可以看出,都江堰景区的名头委实是不小。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回头再来看看余秋雨先生题写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刻石。

余秋雨在他的散文《都江堰》中写到:“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世人皆知万里长城,其实细细想来,它(都江堰)比万里长城更激动人心。万里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但是,万里长城的实际功能历来并不太大,而且早已废弛。都江堰则不同,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中华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有了它,才有历代贤臣良将的安顿和向往,才有唐宋诗人出川入川的千古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时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

不得不说,余秋雨先生的见解是极有道理的。要不然景区官方也不会把“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句话刻在石上,与那些世界级、国家级标志一起置于大门入口处来炫耀了。须知道这些标志里这是唯一来自个人的评价;须知道,这句话其实只有半句是赞誉都江堰的。呵呵。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鲜花盛开。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离堆公园大门左侧是古椿园,内有明代紫薇八株,树形奇特,引人注目。可惜未能去一睹风采。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现在开始沿公园中轴主游道,往深处前行。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主游道旁景观。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主游道旁建筑。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主游道旁建筑。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主游道旁四川巴蜀神木馆。未进。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主游道旁四川巴蜀神木馆。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主游道旁四川巴蜀神木馆。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道路前方有一圆形喷泉,喷泉内安放着四根粗大的铁柱。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这四根铁柱叫“卧铁”。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卧铁简介。

主持建造都江堰的李冰曾为都江堰定下一句治水名言“深淘滩,低作堰”(至今仍被刻在二王庙石壁上,后文将会介绍到),埋在江底的卧铁即每年枯水期时维修清淘河床的深度标准。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喷泉内这四根铁柱均为复制品,原物仍埋在内江凤栖窝处。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竹笼石,又名“竹篓石”、“篓石蛇”,以当地产的竹子编制而成,内装卵石,用以护岸、作堰。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时采用笼石之法,工程简易,费省效宏。此法千古流传,至今防洪抢险时仍广泛采用。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主游道旁景观。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过卧铁喷泉往前这段主游道叫“堰功道”。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堰功道碑记。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堰功道碑记。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堰功道。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堰功道。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堰功道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龙吟沟,共有248个石雕龙头向沟中吐水,沟内之水直流到卧铁喷泉之下。 石雕龙头之所以设248个,是取《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意。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堰功道旁龙吟沟。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堰功道旁龙吟沟。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堰功道两侧立着十二位历代护堰治水有功之臣的青铜雕像。堰功道即由此得名。

这十二位功臣是按照年代排列的,即由南往北,越往北其人年代越靠前。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十二位功臣。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丁宝桢,清光绪年(1876)由山东巡抚升任四川总督。上任之初,恰遇大水肆虐,灾后,大修水利工程,涉及范围之广,动用民工之多,在都江堰岁修史上是空前的,全部工程于光绪四年完工。这年恰遇岷江百年难遇大洪水,将金刚堤、人字堤、飞沙堰冲决,内江河堤多处受损。慈禧太后命人调查,最后以工程不善奏报,将丁宝桢连降三级,革职留用。但慈禧一方面处治丁宝桢,另一方面又命丁宝桢等人继续督修都江堰。光绪六年,清廷取消丁宝桢等人处分,官复原职。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强望泰,清道光七至二十四年(1827—1844),连续18年共八次任成都府水利同知,是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水利官员。他严格遵循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原则,每年不畏严寒风雪,与修堰民工打成一片,不言劳苦。道光十二年在河底置铁桩一根作为卧铁,作为后世淘滩的标准。其任职期间,都江堰灌区获得了稳定的发展。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阿尔泰,满州人,清代大臣,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任四川总督。他勤政爱民,整治四川水陆交通,清除都江堰底的淤泥,加深尺,堰底竖筑石坝,令沿江上游筑堰蓄水,利民春耕,为世人称颂。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施千祥,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任四川按察司俭事,主管水利。公元1550年,集中火炉11座,大锅50余口,大胆设计铸造铁牛形分水渔嘴,共用铁六万七千斤,在都江堰发展史上又是一次铁石治水的典范,其艺术造型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也是史无前例的一大创举。为早日铸牛成功,他亲自参与劳作,昼夜施工,废寝忘食。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卢翊,明正德八年(1513)任四川按察司俭事,主管水利。他反对使用铁石治水,主张恢复传统的都江堰修缮方法。组织劳力三千人,分为八班,每八年服役一次。他又题写《治水记》碑文,并将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重刻于石上,供后人遵循,由于他管理十分认真,灌区农业连年丰收。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吉当普,元代水利专家,蒙古人,1334年出任四川肃政廉访使。他为解除民困,提出坚筑永固用铁石浇筑鱼嘴的构想,制成工程计划示意图,随后在现在的鱼嘴分水堤处铸造了一万六千斤的大铁龟(龟在中华民族眼里是象征长寿之意,在这里铸造大铁龟就是想使这项工程一劳永逸)。他第一个将堰体由竹笼结构改为铁石结构,应当说这项改革是成效卓著的,铁铸鱼嘴屹立江心近百年。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赵不憂(上百下心这个字同的繁体字,可惜打不出来),字仁仲,宋代宗室(皇亲),宋高宗时期进士,时任知永康军(治理今都江堰市)。当时治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官吏为谋私利偷工减料,导致都江堰水利工程坚固性极差,他将贪官污吏绳之以法,亲自负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维修,使都江堰水利工程得以恢复,后来升任右监门卫大将军,封为崇国公,离任时,数万百姓为他送行。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刘熙古,宋代著名文学家,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四年(966),由兵部侍郎迁任成都知府。 他吸取先贤治理都江堰的经验,先后多次规划、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民造福。  他主持规划修复了几近废弃的防洪大堤,大堤长达九里,工程浩大壮观,时称九里长虹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章仇兼琼,唐朝军事家,公元734年为益州(今成都市)大都督府长使,后任剑南节度使兼西川采访制置使。 他在任期内吸取治理都江堰水利经验,开通济堰,自新津邛江口引渠南下120里, 灌溉农田上万亩,后又在成都北郊万岁池筑堤灌田,为后人所景仰。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高俭,字仕廉,唐朝初年政治家。当时临江便于灌溉的农田价值千金,农民常为此互相争抢,为改变这种局面,他率众在导江开渠引水广溉农田,为世人广为称颂,后来升为吏部尚书,封为许国公。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政治家、军事家,因辅佐刘备称帝被官至丞相,封武乡侯。他在任蜀国丞相时,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治水兴农之本,调征了一千二百名士兵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并设堰官管理,为治国治军、重视农田水利鞠躬尽瘁。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文翁,字党,名翁仲,西汉时期著名教育家,公元前157年任蜀郡守。 他在任期内创办了文翁石室学堂,后来成为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学,他率众穿湔江口,灌溉农田上万亩,使群众受益,为蜀地文化、水利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位功臣多是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兴修水利的专家,可如今却大多不被民众所识,其中丁宝桢还略为人知;至于诸葛亮嘛,则妇幼皆知啦,所以他的手与鞋被摸得锃光瓦亮,您看那位大妈正在那儿摸丞相大人的鞋呢哈。

都江堰尽管是李冰父子主持建造的,当然是功标青史、功高盖世、功德无量(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但水利工程向来是三分治、七分养,都江堰既归功于李冰的科学选址、设计、组织施工,更要感谢从秦汉以来的历代驻川官吏和有识之士的辛劳付出,正是靠他们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地加固维护扩建,才使得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至今仍屹立不倒并青春常在,他们对都江堰同样也是功不可没。

不应只记住李冰,不应只知道诸葛亮,饮水之时,怎能忘掘井之人;良荫之下,岂可忘植树前辈,漫步在堰功道上,我们应该也一定要对历朝历代所有为都江堰作出贡献的功臣先贤抱着感恩之心!这就是修建堰功道的初衷和目的吧。

所以,虽然时间很紧,还是极恭敬地拍下了十二位功臣。



乐享都青:拜水都江堰(二)离堆公园—从公园大门至堰功道

空中俯瞰堰功道。(航拍图片来自网络,点击可看清晰大图)         (未完待续,下篇继续介绍离堆公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