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骊山兜了一小圈,感悟神与人的关系

标签:
骊山连理树明圣宫老母宫神与人的关系 |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
从华清池出来,游兴不减,于是,上骊山兜了一圈。
骊山自然景观秀丽,文物胜迹众多,是中国名山之一。
骊山并不怎么高大,只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古迹志》记载它“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说起骊山众多景点的来历,不外乎总是与神或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密切关系。比如与神有关的有:老母宫(骊山老母)、老君殿(太上老君)、三元洞(三元大帝)、秤锤石(二郎神杨戬)、遇仙桥(蓬莱八仙)、石瓮寺(玉佛)、达摩洞(达摩弟子镇山王)、明圣宫(谢映登仙祖)等;与人有关的有:烽火台(周幽王与褒姒)、举火楼(周幽王)、长生殿遗址(唐玄宗与杨贵妃)、连理树(唐玄宗与杨贵妃)、牡丹沟(唐朝著名牡丹栽培专家宋单父)、兵谏亭(蒋介石)等。
我们坐索道上来,出索道上站后懒得爬山路,坐了一辆电瓶车,只就近看了几个景点。其范围嘛,就是景区示意图中红色方框中那一块。
把红色方框那一块放大一些,也就是连理树、鸟语林、明圣宫、老母宫四个景点。所以,本文标题断不敢大言不惭地统说骊山,只写作“上骊山兜了一小圈”吧。
连理树,为长生殿遗址附近的两株千年皂角树,相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长生殿盟誓时亲手栽植,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故事见证。
连理树。
鸟语林,一个占地50余亩的鸟园子,内养有上百种近十万只珍禽异鸟,包括朱鹮、鸵鸟、白鹭、大雁、七彩山鸡及近千只美国落地王鸽等。十万只?没看到那么多哈。
鸟语林的雕塑。
鸟语林内玉女湖。
明圣宫石牌楼。
明圣宫始建于1992年,是台湾道教徒、著名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七百余道教信士,为报答谢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资近五千万元修建的一座道观。
明圣宫三进院落,从前往后依次是灵观殿、仙祖殿、三清殿。图为第一进院落。
灵官殿,供奉道教护法神王灵宫。
仙祖殿,供奉道教仙祖谢映登。
谢映登,隋唐时临潼人氏,早年为陕西少华山绿林头领,不久率众投靠瓦岗军,神射无敌,被封为“大魔国镇殿将军”,为大唐开国元勋。李氏建立唐王朝后,他功成名就急流勇退,归隐骊山出家为道。后游历西北名山大川,得王真人指点,掌握医术,于是广行施化,悬壶济世,深得民众爱戴,功德圆满,后遇骊山老母点化得道成仙。其羽化登仙后,被后人尊为道家仙祖。传说明圣宫这地儿就是当年谢映登隐居修行、得道成仙之处。
鄙人对道教多少还算是有些了解的,对其神仙体系中的诸位仙尊也略知一二,比如王灵官、三清他们的名号和地位也不至于陌生,但说实在的,木来骊山之前还真不知道有一位谢映登仙祖。虽说我32年前来过骊山,但那一次好像木有到明圣宫这一块,再说了,32年前,这骊山明圣宫还木有建起来呢,所以说,这是我头回听说谢映登仙祖。
谢映登和明圣宫的故事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呢,那就是,一个人只要你对老百姓好,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老百姓就奉你为神、为仙、为尊,就给你建庙、建宫、建殿,让你永享千秋俎豆、万世香火。
当然,还有另一个更深奥的道理:是人造了神,还是神造了人?神与人孰先孰后,这我就不敢妄论了,各位博友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仙祖殿。
仙祖殿。
仙祖殿阶前的石雕供器。
仙祖殿殿内。
仙祖殿殿内。
明圣宫一角。
明圣宫门外假山。
老母宫,是为了敬奉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女娲氏而修建的。相传女娲“抟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三皇五帝均为其子孙,她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功高,后世尊称她为“骊山老母”。她仙逝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
也有记载说,女娲本为女氏社会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领,也可以理解为是那个时期几个甚至更多女姓领袖的综合体。每逢农历六月十三日女娲诞辰时,骊山都举行大型庙会,当地群众携床单和干粮,夜宿骊山,祭祀女娲,此风俗沿续至今。如此说来,女娲原也是人了。
老母宫于商朝初创时称女娲祠,唐朝时改称老母殿,2001年改名为女娲宫,近年改名为老母宫。
山门殿里供奉的是金甲灵官。
过山门殿前行数米是三霄殿。
三霄殿内供奉的是碧霄、云霄、琼霄三位女仙。三霄殿门眉上方的“母即师也”门匾向我们揭示了三霄娘娘与骊山老母的师承关系。相传,三霄娘娘得道成仙时,天意让其助周伐纣,三霄却违返天意,被姜子牙打败后,拜骊山老母为师,重新修炼才得道成仙。道教认为,三霄娘娘是主管人间福、禄、寿的三位最高女仙,另外三霄也代表天、地、人三才,只有天、地、人和谐相处,福、禄、寿才会与人终身相伴遂。
三霄殿后视。
三霄殿北边,便是巍峨壮观的老母大殿。
老母殿。
老母殿西南角有一株千年皂荚树,树干上生一树瘤,状似猪八戒脸型,后又在额头部长出双角。我对此类象形向来木甚兴趣,不细说了。
老母殿内正中,供奉的正襟危坐、身披锦袍、面露慈祥的巨型金身法像,就是声名赫赫的骊山老母。老母高坐于龙首莲花座上,仪表穆穆,令人肃然起敬,默然心动。两边为金童、玉女护法。再左右供奉着斗姆、地母、碧霞元君、观音、文殊、普贤真人,以及金、木、水、火、土,风、雨、雷、电、太阴、太阳、经坛、土地等各位尊神,满殿祥光四溢,和谐灵通。
老母殿内。
老母宫的道士。
老母宫的最前面是一座门楼,因为我们是从侧面进山门殿的,木有从这门楼下过,等出来后才拍下了它。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生化天地万物。看着牌楼上“万化之门”四个字,我又在想在明圣宫那个问题了,是人造了神,还是神造了人?
参拜完毕,坐索道下山,俯瞰华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