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小化
文小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436
  • 关注人气:3,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016-04-15 17:10:10)
标签:

曲阜

孔林

植物园·碑林

清明节

行走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01.

  (接上篇)继续在孔林行走。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02.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03.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把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滨,那时还是墓而不坟,即地面无高土隆起。秦汉时期,虽将坟高筑,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几家守林人。后来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随之越来越大。

据统计,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从而使整个孔林周围垣墙长达7.25公里,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旧时的曲阜城要大得多。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有树木10万多株。相传孔子去世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直至今日孔林内的一些树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其中柏、桧、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二月兰、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碣如林,刻石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外,地面上还有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时代墓碑和谒陵题记刻石等4000余块,其中不乏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碑林。

孔林还保存着宋、明、清各代石人、石马、石羊、石狮、望柱、供桌和神道坊等石仪近千件。为满足祭祀需要,还建有门、坊、享殿、碑亭等六十余座明清建筑。因此,孔林也是一座文物宝库。

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2400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游人来孔林参观,多是在孔子、孔鲤、孔伋祖孙三代墓围墙内拜一拜就走人了,也有少数游人从孔子墓出来后,再坐电瓶车绕孔林一圈,在孔令贻墓、孔尚任墓、于氏坊几处停下来看一看。俺不这样,俺要沿着孔林的林道徒步走一圈,去看看这个植物园、碑林和文物宝库,去感受日月风水的精华是如何凝聚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树木花草上的,去领略千百年来的圣脉是如何映射在这些世世代代的碑碣古建上的。

不过,事先须说明三点:

1、片子较多,101幅,网速慢者慎入。

2、片子虽多,景物却单调,对此不感兴趣者,可退出了。

3、景物也非一般景物,除了坟包就是墓碑,对此忌讳者,也可走人了。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04.

沿着林道,走起。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05.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0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07.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0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09.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0.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1.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2.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3.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4.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5.

偶尔,在林道上能看到一辆电瓶车。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7.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9.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0.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1.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2.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3.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4.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5.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7.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29.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0.

走了半个多小时了,才看到一位也是徒步的游人。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1.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2.

墓前陈列石人石兽,始于东汉,石人是墓主人的警卫和侍从,石兽则象征着吉祥并驱鬼除怪。石人石兽统称为“石仪”,后世逐渐演变为显示墓主生前地位的标志。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3.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4.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5.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7.

这样的小车也让开进来么?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39.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0.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1.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2.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3.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4.

这是一座为公主建造的牌坊。据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此坊即为纪念于氏而立。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5.

于氏坊。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7.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49.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0.

桃花,远远地看到桃花了。

那两位是行走在孔林林道上看到的屈指可数的几位步行者,但他们不是游人,而是当地老乡,到孔林来是挖野菜的。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1.

孔尚任墓。孔尚任,清初著名剧作家,《桃花扇》的作者。偌大的孔林,桃树并不多,但在孔尚任墓周围,却栽植了不少桃树,这无疑与《桃花扇》是他的代表作有关,故后人在其墓旁栽植了许多桃树以示纪念。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2.

孔尚任墓墓碑,碑中间的两行大字下面俩字被供桌挡住了,全文是:“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3.

孔尚任墓。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4.

孔尚任墓。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5.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7.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59.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0.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1.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2.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3.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4.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5.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7.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69.

孔令贻墓。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0.

孔令贻墓。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1.

孔令贻是迄今为止安葬在孔林的最后一位衍圣公。他的墓碑上写的是孔子七十六代孙袭封衍圣公燕庭先生之墓”。百度词条《孔林》、《孔令贻》也说他是“七十六代孙”,可同时又说他是“七十五世孙”。

这个“代”和“世”有区别么?整不明白了。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2.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3.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4.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5.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7.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79.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0.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1.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2.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3.

林木深处,有一座亭式建筑,这就是孔毓圻墓前御碑亭。孔毓圻曾对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发展有突出贡献,1723年赴京觐见雍正帝时不幸病逝。雍正帝特加优渥,敕令沿途官员护送尸棺回乡,还为他题写了御碑。御碑亭即为此而建,这也是孔林内唯一的御碑亭。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4.

御碑亭。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5.

孔毓圻墓。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7.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89.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0.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1.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2.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3.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4.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5.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6.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7.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8.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99.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00.

 

 

 

 

行走孔林,穿越时空

101.

沿着林道转了一圈,又回到洙水桥了。

 

清明无雨,淡了断肠。

孔林有路,写着惆怅。

千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十万青冢,十万乔木,

风的方向,有什么在敲打脊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