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小化
文小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891
  • 关注人气:3,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2015-12-22 18:27:00)
标签:

泰山

对松山

望人松

五大夫松

云步桥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继续下山,对松山到了。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对松山,又名万松山,此处双峰对峙,古松万株,苍翠蓊郁,层层叠叠,云出其间,天风莽荡,虬舞龙吟,松涛大作,堪称奇观。李白有“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的诗句赞誉此处;乾隆也称此处“岱宗穷佳处,对松真绝奇”。

下行至此,十八盘就抛之脑后了。我们在图中对松山石坊上方的两峰之间低坳处,隐约看到的那个小方块就是南天门。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朝阳洞,这是一个天然石洞,因洞口向阳,故名“朝阳洞”,洞的后壁有线刻碧霞元君像。这洞似乎是由民间在管理吧,您瞅瞅这乱得。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继续下行。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继续下行。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路边刻石。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路旁一株袅袅亭亭的古松赫然入目, 树身前探,长长的虬枝下伸, 若躬身招手邀客,这就是泰山有名的“望人松”,又名“迎客松”,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这是我在泰山看到的最风姿卓越的一株古松。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您看它数百年了,挺然屹立傲苍穹,满腔热情迎嘉宾。漫山遍野的泰山松啊,不仅赋予了泰山生命,还把泰山的悠悠之情传达给每一位登山者,真是“崇高品德人称颂”啊。

在这里补充体力,嚼了几块泰山煎饼。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由望人松往下,是五大夫松。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五大夫松是颇有些来历的,《史记》记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在此遇暴风雨,避于松树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其“五大夫”爵位。五大夫为秦时二十级官位中的第九级爵位,还挺高的哈。

这里有几个概念须搞明白:第一,五大夫松原指一株松树。秦时“五大夫”只是个爵位名称,并非指五个大夫,当时被封的松树只有一株,并不是五株松树,可到了后来慢慢地被讹传为五株松树了。第二,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秦时松树。经风历雨,秦时五大夫松早已无存。明万历九年(1581)记载:“松有五,雷雨坏其三”;万历二十三年(1602)剩下的两株又被山洪冲走;清雍正八年(1730)补植松树五株,后又毁三株。 我们现在看到的两株油松,龙干虬枝,蟠蜿屈展,也有近300年树龄了。 

管它是不是秦朝的松树呢,知道是怎么回事便可,毋须较什么真儿,我们现在仍把“秦松挺秀”看为泰安八景之一,也仍把它列入了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录。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五大夫松跨道石坊。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过石坊,转个弯儿,才发现五大夫松前面还有个五松亭,还是省级文保单位呢。走到这里已经很累了,木有再上去参观。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五松亭下方是云步桥。

云步桥是跨中溪而建的一座单孔拱形石桥。桥畔常有云气弥漫,人行桥上,宛在天际,故名“云步桥”。桥北有大片陡峭的石崖,题刻遍布,飞瀑直下,景色绝佳,是游人驻足小憩的天然所在。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云步桥题刻。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云步桥北面几米即是一睹如削的断崖绝壁,岱顶以下南面诸水奔流而来,聚此处飞瀑下泻,溅沫迸珠,生云化雾,蔚为壮观,故又名“飞瀑岩”。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云步桥北飞瀑岩。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飞瀑岩。

北方的山少水,尤其这个季节,更少。一路走来,看了太多的山石,唯此处山水相依,情趣不凡,难怪古人有诗赞之:“百丈高崖锁云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颇有些仙境的意味啦。

这是俺喜欢的景致,多拍了几幅哈。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飞瀑岩。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再拍两幅竖幅的。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飞瀑岩竖幅。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飞瀑岩上的题刻“霖雨苍生”。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飞瀑岩上的题刻“河山元脉”。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云步桥和飞瀑岩。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云步桥下的溪水。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离远一点,在下方看云步桥。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走过云步桥,继续下行,路边一处刻石,字迹被小树丛挡住了,从侧面看不清楚。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再走,再看,还是不大清楚。


 

 

 

齐鲁行·登泰山(拾玖-下行,对松山至云步桥)

这回看清了:登欢喜地。妙极。这正是俺当时的感受啊。                   (下篇:云步桥至天地广场)



 


 泰山红门游览线里程表(八)

 区  

  路  程(米)

  台  

  海  拔(米)

  备  

 岱庙厚载门至岱宗坊

 474

 

 150─165

 表中黄色字体

 表示本游记已

 过的区间。

 

 

 

 

 

 

 三官庙至经石

 峪往返岔路的

 路程、台阶、

 海拔未计算到

 本里程表中。

 

 

 

 中天门至南天

 门这一段上行

 时未步行,下

 行时步行。所

 以这一段本游

 记是按照由上

 而下顺序倒过

 来写的。

 

 


 





 

 岱宗坊至关帝庙

 1020.3

 

 165─230

 关帝庙至红门宫

 190.5

 128

 230─250

 红门宫至万仙楼

 390.3

 61

 250─270

 万仙楼至烈士碑

 118.3

 40

 270─285

 烈士碑至斗母宫

 783.2

 236

 285─360

 斗母宫至三官庙

 294.3

 208

 360─410

 三官庙至登仙桥*

 533.6

 163

 410─480

 登仙桥至奉安纪念碑

 464.2

 273

 480─520

 奉安纪念碑至四槐树

 347.9

 91

 520─630

 四槐树至壶天阁

 205.9

 221

 630─650

 壶天阁至药王殿

 197.8

 283

 650─710

 药王殿至步天桥

 83.1

 35

 710─715

 步天桥至中天门

 381

 660

 715─840

 中天门至公路南首*

 47.1

 65

 840─805

 公路南首至北首*

  264

 

  805─800

 公路北首至斩云剑*

  216.5

  207

  800─870

 斩云剑至云步桥*

  109

  263

  870─920

 云步桥至五松亭*

 188.9

 154

 920─940

 五松亭至朝阳洞*

 498

 385

 940─980

 朝阳洞至对松亭*

 315

 579

 980─1130

 对松亭至龙门坊*

 300

 462

 1130─1180

 龙门坊至昇仙坊*

 150

 701

 1180─1300

 昇仙坊至南天门*

 542

 480

 1300─1420

 南天门至碧霞祠

 160.3

 324

 1420─1470

 碧霞祠至唐摩崖

 62.4

 96

 1470─1480

 唐摩崖至青帝宫

 106.6

 82

 1480─1490

 青帝宫至玉皇顶

 494.5

 169

 1490─1545

 总  

  8938

  636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