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行·登泰山(拾伍-上行,中天门至天街)

标签:
泰山中天门南天门岱顶天街 |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
中天门到了。
上山下山的游人到此,可以观景,可以休整,可以食宿,可以转乘观光车,可以转乘索道。俺选择了坐索道继续上山,原因很简单:一嘛,从红门一直走到这儿,累了;二嘛,同行的人不想走了,顾伴。
俺选择了坐索道,中天门以下走了,中天门以上上山时就不会走了,这样红门游览线主盘道是不是就不能完整地走全呢?能,还要下山嘛,下山时再走这一段。俺在刚登山时就说过,登泰山没有走过红门游览线这条路线,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游览过泰山。俺难得来次泰山,当然要真正意义上游览了,绝不留遗憾。
不过,当俺的游记写到中天门至南天门这一段时,就得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来倒着写了,这一点需要事先说明一下哈。
中天门处的宾馆。
从这里拐下去,坐索道。
在索道车厢里拍的。
在索道车厢里拍的。
坐索道也有坐索道的好处,省力,快捷,视野也开阔;不好处就是,多花银子,拍不了多少片子。俺从岱庙一路走过来,五公里多一点,拍的片子,尽管质量不咋的,可数量还是可观的,君不见俺前面已发了14篇了么?而中天门至南天门,近三公里,只拍了四张片儿,十分钟,到了,这咋比呀。
在索道车厢里俯瞰十八盘、南天门,远眺岱顶。
在索道车厢里远眺岱顶。
下索道后再走一段路,南天门到了。
南天门,海拔1420
南天门古称“天门关”,另一名称是“三天门”,一天门在红门处,中天门是二天门,过了三天门,就意味着登山成功了,上天了。因为后面的路程基本上没有难度了,更多的时候是走走停停,随走随观了。
南天门元中统五年(1264)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门为阁楼式建筑,红墙黄瓦,石砌拱形门洞,额题“南天门”,门侧有楹联曰:“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门上有阁楼,名为“摩空阁”。
这里,飞龙岩与翔凤岭双峰夹峙,犹如天门自开。两峰之间的低坳处,红门游览线主盘道的尽头,雄踞着如天上宫阙般的南天门。这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的典范,人工借自然之势,自然借人工之力,实在是匠心独运。
不由地想起岱庙来了,在那里远望南天门,它就像云中的一个黑点,但已经向人们显示了魅力;在中天门望它,它是一个红点,人们奔向它的心情更为急切;再向前进,南天门的轮廓逐渐清晰,它被十八盘高高擎起,两边的双峰宛如一只奋飞的大鹏,使人愈加感受到了它的召唤。可以说一路走来,最为牵动我们的就是南天门,它虽然时隐时现,但总没有长久地离开过我们的视线,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奔着南天门而来的。
南天门是漫长盘道的一个最佳结尾,我们经过了一天门、中天门,只有一座更为高大的“天门”,才能使登泰山形成第一个高潮,才能让我们悠悠欲飘,进入“仙界”。而且,南天门作为登山路上的最后一个屏障,再一次在空间变化上追求了欲放先收的艺术效果。这一屏障与将要出现在岱顶的开阔景观形成对比,预示着前面还有更激动人心的真正的高潮出现。
南天门所具有的种种美学特征,使它成为泰山最有名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所以凡知道泰山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南天门的。南天门的构思与建造,南天门的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南天门的符合人们审美和期盼的心理需求,使它成为泰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最具价值的组成部分之一。
这些,是坐观光车、索道上来的游人难以体味的。
南天门周围的山色。
南天门小广场。
由南天门小广场东折是天街。
天街石坊。
天街,并不长,也就600多米。天街,顾名思义,天上的街市。 说“天”是因为它高,虽然不是在天上,但海拔1400多米的山上也足够高了; 说“街”是因为它真的是街市,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现在仍是游人登上岱顶后的聚集地,是国内十大特色市场之一。这里的物价不低,但生意仍然火爆,走进天街无论购物还是观景,都是十分惬意的。
天街石坊背面,一群年轻的外国游客。
天街上的游人。
天街上的游人。
天街东段,街北是房屋建筑,街南是悬崖绝壁。
由天街向南下望,可看到象鼻峰,因山的南端有巨石似象鼻而得名。峰西有白云洞,因地处悬崖,白云缭绕而得名。
象鼻峰旁边有条石阶小路蜿蜒而下,俺下山时就是沿着它下去的。
天街街南有青云洞,相传阴天时,洞内若冒青烟与白云洞之白云相遇就会遍雨天下。
中升石坊,是古代帝王祭天报告成功的地方。
我们是奔着中国古老的文化而来的。
天街的东端,步上高高的石阶,是西神门。西神门东面就是碧霞祠。
齐鲁青未了。
齐鲁青未了。
齐鲁青未了。
天街街北,一处刻石写得明白:1987年12月,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可是全球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