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小化
文小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891
  • 关注人气:3,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2015-07-30 12:52:20)
标签:

泰山

登山路线

红门

红门宫

登高必自

分类: 观山览水┈┈游记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游览泰山一般有四条路线:1、红门游览线(中路-最经典的登山路线);2、天外村游览线(西路-最省力的登山路线);3、桃花峪游览线(西北路-最古朴的登山路线);4、天烛峰游览线(东北路-最浪漫的登山路线)。

除了这常规的四条登山路线外,还有一些极为原始的登山古道:一条是从东北麓大津口沿天龙河、雁翎河到达岱顶,这是周代帝王当年登封泰山之路;一条是从北麓玉泉寺到达岱顶,这是秦始皇当年登封泰山之路;一条是从东麓上梨园沿大直沟到中天门然后再至岱顶,这是汉武帝当年登封泰山之路。这些个古道普通游人现在是不会去冒险走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登山野径,那是驴友们彰显个性与探险精神的拉练之旅,逃票绝不是成为走这些路线的主要动机,欣赏不一样的风景、挑战一下自己才是主要的原因。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今天游人登泰山,主要是走两条路线,即红门游览线(西路)和天外村游览线(中路)。

从上图中您可以看出,天外村游览线是汽车+索道,或汽车+步行,您要是选择汽车+索道,走不了几步山路,轻轻松松就到达泰山之巅,可谓是最休闲的登山路线了。但享受现代化带给您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的同时,后果就一定是:1、银子要成倍付出;2、沿途景点一闪而过,或只能远远眺望。您要是腰包鼓、图省事、惜体力、对传统文化懒得体味、只满足于到此一游的话,不妨走这条线路好了。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泰山中路游览线,即红门游览线,是泰山人文和自然景观最集中的经典登山线路,泰山的精华所在,因为汉朝以后皇帝们多从这条路线登山封禅,故又称泰山御道。

泰山中路游览线,全程9.5公里,盘道台阶7000余级,其间几无平路。沿途古迹众多,有古寺庙8处,碑碣200多块,摩崖刻石300多处,传统文化韵味浓郁。登山途中树荫夹道,石阶盘旋,峰峦竞秀,泉溪争流,自然景观雄奇秀美。

登泰山没有走过这条路线,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游览过泰山。这可不是俺在危言耸听,这是泰山官网言之凿凿认定的,不信您去查查看。

俺难得来次泰山,当然要真正意义上游览了,木啥说的,徒步走红门游览线,沿着历代君王和文人墨客的脚步丈量一回泰山。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泰山中路游览线起点红门广场。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出岱庙厚载门北行,过岱宗坊,一路走来,平平坦坦,现在终于看到登山步道的台阶了。走起。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步道左侧(西侧)是关帝庙,时间不够,木进去。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红门入口处实际上是一组庙宇+商铺建筑群,典型的红色,古色古香。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红门入口处。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红门入口处。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看到“一天门”石坊了。

泰山自古即被视作“天”的象征,故有着三座天门,称为“三天胜迹”。山脚的第一道天门为一天门;山腰的中天门为二天门;山顶的南天门为三天门。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一天门是天梯盘路的开始,人们将由人间渐渐步入天堂,它旁边石碑上“盘路起工处”几个大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过一天门就看到红门宫山门和“孔子登临处”石坊了。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孔子登临处石坊,相传是孔子登泰山起步的地方。

孔子曾周游列国,登家门口的泰山是情理中的事,孟子也说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即为佐证,后来杜甫的诗句“一览众山小”显然也是源出此典。中国的文人,从孔子、孟子到杜甫,来到泰山,好像都沾了泰山的光,成为伟大的一部分了,都觉得世界小起来了。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孔子登临处石坊下的“五岳真形之图”碑,这种碑在后面登山途中许多地方都能看到。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红门宫。

红门宫位于孔子登临处石坊旁边,因西侧岭上有丹壁如门而得名。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红门宫,时间不够,木进去。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红门宫旁,花木茂盛。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红门宫旁,花木茂盛。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孔子登临处石坊前,两侧各有一座石碑。西侧的碑上书“第一山”三个大字,表达了人们对泰山的景仰。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孔子登临处石坊东侧的碑上书“登高必自”四个大字。

“登高必自”句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卑,低的意思。登高必自卑,您千万不可望文生义理解为登上高处一定会自卑哈。

明明是“登高必自卑”,可碑上却写作“登高必自”,把“卑”字给省略了,这是为啥呢?我们假设两个人在对话,甲问:这是什么碑啊?乙答:是登高必自碑。 怎么样,您还是把bei给说出来了吧,古人在这里巧用谐音,做了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哈。

但仅此而已,您就不理解古人的良苦用心了。省了一个字,给您留下了添字生义的更多想象空间。

一是可读作“登高必自卑”,也就是古人的原意。

二是“登高必自此”,意为泰山有数条路,但此路自然景色壮美,人文遗迹遍布,由此登山最好。

三是“登高必自强”,意为要达到极顶,必须奋发图强、勇力攀登、战胜险阻才行。

四是“登高必自己”,意为登泰山要迈开自己的双腿,古人嘛不要借助于骑马或坐轿,今人嘛不要只想着坐汽车和乘索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略泰山风光。

还可读作什么?希望聆听您的高见。

该碑俺漏拍了,只得从网上下载一幅了,向原创作者致谢。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博文发出后,博友小雪九九就此留评发表高见如下:

“登高必自由”,无遮无拦,眼界心胸都会宽阔,站的高,看的远,思路会广。

“登高必自渺”,登高看“一览众山小”,人就更渺小了,跟小蚂蚁似的。

“登高必自量”,审时度势,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能耐,量力而行,有能力就登,没有能力就去爬小山。

“登高必自勉”,登高到顶不能骄傲,谦虚谨慎,骄傲自大必败。“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青山在前头”。

“登高必自省”,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经常想想有无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脱离群众。

“登高必自励”,和你第三条意思一样。

 

另,又有博友香山红叶ZQ也留评发表高见如下:

“登高必自力”。

 

在此,特向博友小雪九九香山红叶ZQ致谢。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孔子登临处石坊。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孔子登临处石坊。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过孔子登临处石坊是“天阶”石坊。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天阶,意为登天的阶梯。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在天阶石坊后又有一个红门宫坊门,与前面那个红门宫山门是不是前后门的区别,因木有进去,搞不懂。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红门。

红门宫以盘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为道观,以前供奉的是碧霞元君(俗称泰山老奶奶,为主持泰山的道教正神),现在供奉九莲菩萨;东院为佛寺,供奉弥勒佛,所以也叫弥勒院。佛道并存啊。

东西两院中间建了个拱门跨路相连,门洞上方丹书“红门”两字。门上的门楼叫“飞云阁”,供奉主管文运的魁星点斗。这样以飞云阁为中心,就形成了坐北向南的半封闭凹形空间,再加上前面介绍过的一连三道跨路石坊,构成了一组高低错落、色彩鲜明的古建筑群,状若天梯,进一步凸显了通天的主旋律。古人在建筑布局上的匠心您不可匆匆走过,只看个热闹,而须要认真体味啊。

“红门”的得名由红门宫而来,“红门宫”的得名是因为在它西侧的大藏岭上有两块红色的岩石形状像门阙而来的,后人附会便把红门和红门宫及附近建筑抹得一片彤红,让不明就里的人以为红门嘛,就是红色的门啦,当然这样简单的理解也不算错哈。

另外一点也须说明,人们通常说的红门并不仅仅是指这一座门,更多的是指中路游览线起点处这一大片建筑群,整个这一片可统称为红门景区。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从红门拱形门洞向北望去,石阶绵延,林荫夹道,泰山真面貌可窥一斑啦。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过红门,盘路西侧有一小山包,上建小庙,已和红门宫基本连为一体了。

传说碧霞元君在此小庙居住和修炼过,于是自古庙内供奉碧霞元君,以便让那些年迈体弱登不上岱顶的善男信女在此朝山进香,所以这座小庙被叫作“小泰山”,意思就是到了这里拜过泰山老奶奶就等于登泰山了。

日久天长这里便累积立有进香石碑20余块,成为红门小碑林。观其内容皆属求神、建醮、进香、还愿之类,木有拍。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过小碑林,山色豁然,沿盘路继续前行。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盘路东侧一直有一条河相伴,叫“梳洗河”,好像也叫“中溪”,可惜河(溪)中几乎看不见水了。溪中有一处景点叫“小洞天”,木有留心,木有拍到。




齐鲁行·登泰山(玖-上行,红门)

继续前行近400米,将至万仙楼时,在盘路西侧可以看到今人立的一座大型现代石质浮雕,这就是泰山植树造林纪念碑了。                                                (下篇:泰山植树造林纪念碑)

 

 

 

 泰山红门游览线里程表(一)

 区  

  路  程(米)

  台  

  海  拔(米)

  备  

 岱庙厚载门至岱宗坊

 474

 

 150─165

 表中黄色字体

 表示本游记已

 过的区间。

 

 

 

 

 

 

 三官庙至经石

 峪往返岔路的

 路程、台阶、

 海拔未计算到

 本里程表中。

 

 

 

 中天门至南天

 门这一段上行

 时未步行,下

 行时步行。所

 以这一段本游

 记是按照由上

 而下顺序倒过

 来写的。

 

 


 





 

 岱宗坊至关帝庙

 1020.3

 

 165─230

 关帝庙至红门宫

 190.5

 128

 230─250

 红门宫至万仙楼

 390.3(小计2075.1)

 61(小计189)

 250─270

 万仙楼至烈士碑

  118.3

  40

  270─285

 烈士碑至斗母宫

  783.2

  236

  285─360

 斗母宫至三官庙

  294.3

  208

  360─410

 三官庙至登仙桥*

  533.6

  163

  410─480

 登仙桥至奉安纪念碑

  464.2

  273

  480─520

 奉安纪念碑至四槐树

  347.9

  91

  520─630

 四槐树至壶天阁

  205.9

  221

  630─650

 壶天阁至药王殿

  197.8

  283

  650─710

 药王殿至步天桥

  83.1

  35

  710─715

 步天桥至中天门

  381

  660

  715─840

 中天门至公路南首*

  47.1

  65

  840─805

 公路南首至北首*

  264

 

  805─800

 公路北首至斩云剑*

  216.5

  207

  800─870

 斩云剑至云步桥*

  109

  263

  870─920

 云步桥至五松亭*

  188.9

  154

  920─940

 五松亭至朝阳洞*

  498

  385

  940─980

 朝阳洞至对松亭*

  315

  579

  980─1130

 对松亭至龙门坊*

  300

  462

  1130─1180

 龙门坊至昇仙坊*

  150

  701

  1180─1300

 昇仙坊至南天门*

  542

  480

  1300─1420

 南天门至碧霞祠

  160.3

  324

  1420─1470

 碧霞祠至唐摩崖

  62.4

  96

  1470─1480

 唐摩崖至青帝宫

  106.6

  82

  1480─1490

 青帝宫至玉皇顶

  494.5

  169

  1490─1545

 总  

  8938

  636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