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园春早

(2012-03-24 23:31:18)
标签:

焦作

李封三村

许衡

许衡墓

许衡文化公园

分类: 游走怀川┈┈游记

许园春早

许园者,许衡墓园也。许衡者,元朝一位声名显赫的焦作人也。

许园说是位于焦作市中站区李封三村村南3公里偏东的野外许氏墓群中, 但随着焦作城市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已将被纳入城区中了。这些年来我许多次从其旁边路过,总未进去,原因只有一个:大门紧锁。上个双休日去市郊寻觅早春的踪迹,不意竟看到许园门洞大开,于是进去兜了一圈。

 

许园春早

许衡是中国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天文学家。他在政治、思想、哲学、教育、历法、文学、历史、经济、数学、医学、民俗诸多领域皆有颇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建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累任资善大夫、京兆提学、太子太保、国子祭酒、议事中书省、集贤大学士、教领太史院事。其事迹生平上“百度”随便一查,即可查到许多,我在此就不再啰嗦了。

 

许园春早

许衡墓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据《茔域之图》碑记记载:墓地“东西横直三百九十步,南北纵直二百八十步,内心除茔域地纵横各一百二十步, 植木为林,以壮神灵栖息之所,外余赡坟地三百亩”。 另据《许文正公遗书·茔堂图》所载:许衡墓冢居于北端,南为神道,冢前刻立“元儒许文正公墓”古碑一通。中轴线上自北向南依次为享堂、神道碑、御祭碑、牌坊。神道两旁自北向南依次列石马、石羊、石虎、石狮等石象生。这说得是许衡墓的旧貌,而今天的许园与旧貌相比已小得多了。

如果说,在古时候墓葬的规格大小是由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官阶地位所决定的,是相匹配的,那么许衡墓算是焦作境内规格最高的墓园了。焦作人氏在历史上官做得最大的属司马懿,但司马懿的墓并不在焦作。焦作尽管还有座皇帝陵,那就是汉献帝刘协的陵墓,刘协在焦作度过了他的后半生,但他来焦作时已不是什么皇帝了,只是个被封在山阳的公,即山阳公,他的皇位已被曹丕夺去了,所以刘协的陵墓其规格也高不到哪儿去。而许衡呢,他的官做到了中书左丞,正二品,很高了。当然许衡并不看重这顶乌纱帽,他曾八次被诏入朝做官,又八次辞归故里躬耕桑粮,但他的墓园其规格一定不会低。

 

许园春早

许园山门匾额及楹联。



许园春早

原河南省政协主席范钦臣题写“许衡墓”碑。



许园春早

“重修许文正公墓园记”碑。



许园春早

享堂与左侧“神道碑”(今人所立新碑)。



许园春早

享堂与右侧“御祭碑”(今人所立新碑)。



许园春早

享堂。



许园春早

享堂正中檐下的匾额。“朱子后一人”,语出明代理学大师薛瑄的《许鲁斋先生赞》:“朱子(即朱熹)之后,一人而已。”


许园春早

享堂正中的许衡汉白玉半身雕像。



许园春早

享堂正中的许衡汉白玉半身雕像。



许园春早

许衡墓墓碑和墓冢。



许园春早

许衡墓墓碑和墓冢。



许园春早

许衡墓墓碑和墓冢。



许园春早

墓碑碑楼顶部。



许园春早

墓碑碑楼局部。



许园春早

墓碑两侧的石翁仲。



许园春早

墓碑两侧的石翁仲。



许园春早

墓碑两侧的石翁仲。



许园春早

许衡墓墓冢。



许园春早

从墓碑处回望享堂。



许园春早

墓碑前方保存较好的一只石羊。



许园春早

残破的石碑,不知是原“神道碑”还是原“御祭碑”。



许园春早

残破的石碑,不知是原“神道碑”还是原“御祭碑”。



许园春早

残破的石碑,不知是原“神道碑”还是原“御祭碑”。



许园春早

    这只石羊仅剩下一个头了。



许园春早

山门背面檐下的匾额。“道接程朱”,高度概括了许衡继承、传播、光大(二程、朱熹)儒学的业绩。

1982年,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许衡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至1986年许衡后裔集资20余万元修复许衡墓。2000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许衡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许园春早

从许园出来后,又来到位于许园北部约200米处的许衡文化公园。

“许衡求学图”浮雕。


许园春早

“许衡夜读图”浮雕。



许园春早

“许衡观天象图”浮雕。



许园春早

“许衡讲学图”浮雕。



许园春早

许衡石雕立像。



许园春早

许衡石雕立像。

730年前许衡安葬后, 这里渐成阴森森的许氏墓群(俗称“许家坟”),包括现在的许园和许衡文化公园都在墓群范围内。周围几平方公里,后来也渐渐成了煤矿坍塌沉陷区,所以许多年也不做耕地用,地面上也不建什么房屋,任其荒草丛生,于是在阴森之外又平添了不尽的荒凉。如今,许园的北面建了许衡文化公园,南面只隔一条公路(焦克路)建了森林公园、生态植物园,阴森与荒凉已成为过往。在这早春时节,这几个公园和植物园里踏春的人们络绎不绝,想许老夫子见到这般场景,也不无感慨吧。正所谓:杨柳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消息(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