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武侯祠的楹联

标签: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诸葛亮楹联匾额·碑碣·刻石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在南阳武侯祠,古建筑与古匾额、楹联、碑碣、刻石同是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建了这处现存祠庙规模较大、文物价值较高、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处处闪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参观武侯祠切不可以为建筑是主体,匾额、楹联、碑碣、刻石是点缀,除非你以没文化自居,入宝山面对琳琅满目,却视宝不见,空手而归,实乃一大憾事。
匾额,前文《拜谒武侯祠》提及了十余块,挂一漏百。
碑刻,因碑碣太多,逗留时间短,又光线、精力、抄录不便等原因,来不及细看,殊为遗憾,自然也无从写起,前文只写了前后《出师表》碑。
楹联,言简意深,风格各异,短时间内观赏比碑刻更具冲击力。武侯祠诸多楹联内容隽永、书法秀美、制作精良,无论从历史、文学、艺术角度,均有极高观赏价值,于是抄录了一些,记在下面。
再,同行苗兄,素喜古诗词并楹联,南阳数日,拍照抄录,多为此类。这次同行,与苗兄卧则同室,食则同桌,凡到一处,他为大家拍照讲解,辛苦多多,抄录这些楹联,也为与他共享同勉并致谢。
只抄录楹联,含落款,对落款略有注释,见()中内容,并注明所在,对楹联则不解释,不评论。如下:
功盖三分延汉祚
名垂千古仰威仪
黄帝纪元四六九零年(1992)岁次壬申吉旦
──“千古人龙”坊阳联
百万劫山水依然,纵教物换星移,丞相祠堂仍旧在;
三千界英雄何在,遥想纶巾羽扇,先生风范却犹存。
黄帝纪元四六九零年(1992)岁次壬申吉旦
──“千古人龙”坊阳联
死而后已酬三顾
道自长存贯两间
黄帝纪元四六九零年(1992)岁次壬申吉旦
──“千古人龙”坊阴联
运帷幄之筹谋,披肝沥胆,六经以来惟二表;
本圣贤者道范,寄命托孤,三代而下此一人。
黄帝纪元四六九零年(1992)季夏吉旦
──“千古人龙”坊阴联
大文出师表
胜地卧龙岗
右任 (于右任。1940年)
──卧龙岗大门联
长遗恨,终前未能上慰先主,下济苍生;
最可敬,身后不使内藏余帛,外有赢财。
戊辰(1988)仲冬
──卧龙岗大门联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一九九八年元月上浣张海书 (当代侯延章撰)
──卧龙岗大门联
遗世仰高风,抱膝长吟,出处各存千载志;
偏安恢汉祚,鞠躬尽瘁,日月同悬二表文。
益阳龚浩撰并书
龙去崇朝作霖雨
我来高卧想羲皇
癸未(1883)夏日
──大拜殿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队出郊坰
集杜句
──大拜殿联
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内学七纬,旁通三微。
道光戊申(1848)春日
──大拜殿联
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
研幾于心意初动之时
民国十二年(1923)一月
──大拜殿联
器学潜藏,抱膝长吟田父乐;
经纶跃展,鞠躬尽瘁老臣心。
民国四年(1915)嘉平月乙卯
──大拜殿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南阳襄阳。
郡守顾嘉蘅浣手并书 (?年)
──大拜殿联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改南阳武侯祠联
──大拜殿联
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光绪二年(1876)夏六月
──大拜殿联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敢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孤忠。
道光二十七年(1847)秋
──大拜殿联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井庐空眷念,可惜躬鞠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同治乙丑(1865)嘉平月朔旦
──大拜殿联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无题款。作者未详。约撰书于清末民国年间。)
──大拜殿联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士;
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钟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夏月
──大拜殿联
负天下奇才,若定指挥,独惜赍志偏安,鼎足三分屈王佐;
叹风尘末吏,未遑窃比,追溯鞠躬尽瘁,心香一瓣学乡贤。
甲寅(1914)春
──大拜殿联
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水西抱,白水东环,祗余长留名士隐;
斯人超凤雏而上,既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道光丁未(1847)九月谷旦
──大拜殿联
吕磻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经纶丕焕;
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
民国六年丁巳(1917)仲夏
──大拜殿联
孙曹固一世雄也,何以吴宫魏殿转眼邱虚?怎若此茅屋半间,遥与磻溪而千古;
将相其先生志乎,讵知羽扇纶巾终身军旅,剩这些松涛满径,如闻梁父之长吟。
壬申(1872)仲春
──大拜殿联
春风有形在流水
古贤寄迹于斯文
蔚叟曹广桢 (?年)
──《出师表》碑廊楹柱联
到此莫论文,只有千秋出师表;
长征何算苦,请看五月渡泸人。
长沙朱玖莹 (?年)
──《出师表》碑房前门联
天下文章莫大乎是
一时贤士皆从之游
何绍基 (?年)
──《出师表》碑房后门联
恢宏依大树
宁静仰茅庐
民国二十二年(1933)冬
──《诸葛武乡侯传》碑房石刻联
忠怀千古出师表
妙算三分卧龙岗
戴明贤 (?年)
──《草庐对》碑亭联
成大事一生谨慎
仰风流万古清高
长安茹桂书 (?年)
──诸葛草庐联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甫可有遗音?
道光丁未(1847)秋日吉旦
──诸葛草庐联
云归大漠随舒卷
门对寒流自古今
辛巳(2001)四月
──野云庵联
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光绪十四年(1888)岁在戊子七月既望
──半月台联
务外非君子
守中是丈夫
(无题款。据考,此联张秀山撰于宣统三年〔1911〕。)
──半月台左碑廊石刻联
大树思冯异
甘棠忆召公
张景岳书 (?年)
──半月台左碑廊石刻联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南林顾槐 (?年)
──半月台左碑廊石刻联
笔底游龙惊藻思
云间海鹤拟清标
道光庚子(1840)首夏书
──半月台左碑廊石刻联
古木千章栖老鹤
使君三顾起卧龙
子玉吴佩孚 (1927年5月端午节)
──古柏亭联
老松阅世卧云壑
乔木如今似画图
陆润庠 (?年)
──古柏亭联
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殿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
(无题款。作者未详。约撰书于清末民国年间。)
──躬耕亭联
猗此良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
日吃三湌夜瞑一觉,无量寿佛。
同治乙丑(1865)七月
──躬耕亭联
合游息藏修皆是学
通阴阳造化谓之文
严复 (?年。孙诒经撰。)
──宁远楼联
将相具全才,结吴伐魏续汉统;
医药怀妙术,调营和卫保民生。
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七月
──宁远楼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十一月上旬之吉
──宁远楼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江苏姜华书于古楚淮阴之凝碧轩 (?年)
──三顾祠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一九七九年冬三顾堂塑像落成留念 古宛张焕然录
──三顾堂联
良材作栋梁,胜国家巨室之任;
臣体比股肱,应朝廷大卿之选。
(无题款。作者未详。)
──三顾堂联
证验古今,雕琢性情;
刻镂声律,吐纳典谟。
曼生陈鸿寿
──诸葛书院联
梅花百树鼻功德;
茅屋三间心太平
汀洲伊秉绶
──垂花门联
英雄必乘势而兴。公特垄间一士耳,然则际会遭逢,遂舒才略。自隆中崛起,具展经纶,设施管乐韬猷,终建萧曹勋绩,皆缘契合君臣情亲鱼水,何辨昭烈倚公,公倚昭烈。谓此寔旷世殊知,良为幸遇;
邦国须凭基乃大。事既天下三分矣,犹图举弱并强,庸期利钝。讵祁山屡出,身歼师旅,莫改魏吴峙对,卒俾典午收鱼,诚繇形悬主客势异重轻,洵知时机造事,事系时机。若此虽奇才难济,徒用长嗟。
公元一九八五年新秋之月
钱今凡先生撰
──碑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