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小化
文小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436
  • 关注人气:3,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阳武侯祠的楹联

(2011-08-12 17:29:41)
标签:

南阳卧龙岗

武侯祠

诸葛亮

楹联

匾额·碑碣·刻石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南阳武侯祠的楹联

在南阳武侯祠,古建筑与古匾额、楹联、碑碣、刻石同是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建了这处现存祠庙规模较大、文物价值较高、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处处闪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参观武侯祠切不可以为建筑是主体,匾额、楹联、碑碣、刻石是点缀,除非你以没文化自居,入宝山面对琳琅满目,却视宝不见,空手而归,实乃一大憾事。

匾额,前文《拜谒武侯祠》提及了十余块,挂一漏百。

碑刻,因碑碣太多,逗留时间短,又光线、精力、抄录不便等原因,来不及细看,殊为遗憾,自然也无从写起,前文只写了前后《出师表》碑。

楹联,言简意深,风格各异,短时间内观赏比碑刻更具冲击力。武侯祠诸多楹联内容隽永、书法秀美、制作精良,无论从历史、文学、艺术角度,均有极高观赏价值,于是抄录了一些,记在下面。

再,同行苗兄,素喜古诗词并楹联,南阳数日,拍照抄录,多为此类。这次同行,与苗兄卧则同室,食则同桌,凡到一处,他为大家拍照讲解,辛苦多多,抄录这些楹联,也为与他共享同勉并致谢。

只抄录楹联,含落款,对落款略有注释,见()中内容,并注明所在,对楹联则不解释,不评论。如下:

 

功盖三分延汉祚

名垂千古仰威仪

黄帝纪元四六九零年(1992)岁次壬申吉旦  南阳赵连仁敬立

──“千古人龙”坊阳联

   

百万劫山水依然,纵教物换星移,丞相祠堂仍旧在;

三千界英雄何在,遥想纶巾羽扇,先生风范却犹存。

黄帝纪元四六九零年(1992)岁次壬申吉旦  南阳赵连仁敬立

──“千古人龙”坊阳联

 

死而后已酬三顾

道自长存贯两间

黄帝纪元四六九零年(1992)岁次壬申吉旦  南阳赵连仁敬立

──“千古人龙”坊阴联

 

运帷幄之筹谋,披肝沥胆,六经以来惟二表;

本圣贤者道范,寄命托孤,三代而下此一人。

黄帝纪元四六九零年(1992)季夏吉旦  南阳赵连仁敬立

──“千古人龙”坊阴联

 

大文出师表

胜地卧龙岗

右任 (于右任。1940年)

──卧龙岗大门联

 

长遗恨,终前未能上慰先主,下济苍生;

最可敬,身后不使内藏余帛,外有赢财。

戊辰(1988)仲冬  夷门王澄 (当代侯延章撰)

──卧龙岗大门联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一九九八年元月上浣张海书 (当代侯延章撰)

──卧龙岗大门联

 

遗世仰高风,抱膝长吟,出处各存千载志;

偏安恢汉祚,鞠躬尽瘁,日月同悬二表文。

益阳龚浩撰并书  (1939)

 ──“三代遗才”坊联

 

龙去崇朝作霖雨

我来高卧想羲皇

癸未(1883)夏日  山左鞠捷昌

──大拜殿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队出郊坰

集杜句  湘坡顾嘉蘅 (?年)

──大拜殿联

 

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内学七纬,旁通三微。

道光戊申(1848)春日  湘坡顾嘉蘅题

──大拜殿联

 

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

研幾于心意初动之时

民国十二年(1923)一月  孙文 (蒋介石撰。原联上款有“介石吾弟撰句属书”。)

──大拜殿联

   

器学潜藏,抱膝长吟田父乐;

经纶跃展,鞠躬尽瘁老臣心。

民国四年(1915)嘉平月乙卯  南阳镇守使吴庆桐撰并书

──大拜殿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南阳襄阳。

郡守顾嘉蘅浣手并书 (?年)

──大拜殿联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改南阳武侯祠联  胡耀邦书 1958928日口赋,1986425日补书。)

──大拜殿联

 

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光绪二年(1876)夏六月  闽中黄见三敬撰并书

──大拜殿联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敢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孤忠。

道光二十七年(1847)秋  楚彝陵顾嘉蘅浣手并书

──大拜殿联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井庐空眷念,可惜躬鞠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同治乙丑(1865)嘉平月朔旦  黄陂金国均浣手敬书

──大拜殿联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无题款。作者未详。约撰书于清末民国年间。)

──大拜殿联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士;

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钟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夏月  东周刘振华撰并书

──大拜殿联

 

负天下奇才,若定指挥,独惜赍志偏安,鼎足三分屈王佐;

叹风尘末吏,未遑窃比,追溯鞠躬尽瘁,心香一瓣学乡贤。

甲寅(1914)春  余奉檄治宛  得谒先生故庐  瞻遗庙之丹青  恫飘摇之风雨  乃启镇史吴公醵金重修  先生家琅琊  于余为乡贤  峻德丰功  讵能窃比万一  然在官言官  追溯鞠躬尽瘁之义以自勉  既落成  谨志概略  山左曹慕时熏沐敬书并识

──大拜殿联

 

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水西抱,白水东环,祗余长留名士隐;

斯人超凤雏而上,既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道光丁未(1847)九月谷旦  知南阳府事顾嘉蘅谨题并书

──大拜殿联

 

吕磻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经纶丕焕;

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

民国六年丁巳(1917)仲夏  南阳县知事京兆田沛

──大拜殿联

 

孙曹固一世雄也,何以吴宫魏殿转眼邱虚?怎若此茅屋半间,遥与磻溪而千古;

将相其先生志乎,讵知羽扇纶巾终身军旅,剩这些松涛满径,如闻梁父之长吟。

壬申(1872)仲春  贝邱刘世勣撰书

──大拜殿联

 

春风有形在流水

古贤寄迹于斯文

蔚叟曹广桢 (?年)

──《出师表》碑廊楹柱联

 

到此莫论文,只有千秋出师表;

长征何算苦,请看五月渡泸人。

长沙朱玖莹 (?年)

──《出师表》碑房前门联

 

天下文章莫大乎是

一时贤士皆从之游

何绍基 (?年)

──《出师表》碑房后门联

 

恢宏依大树

宁静仰茅庐

民国二十二年(1933)冬  河南全省保安处处长冯剑飞先生莅宛视察  抚军安民之暇  同谒武侯祠  瞻拜神像  肃然起敬 因思武侯宁静致远  与大树将军功成不居同为千古所敬仰 遂成一联  请先生书之刊石纪念云  贵阳冯剑飞书  安阳王幼桥跋

──《诸葛武乡侯传》碑房石刻联

 

忠怀千古出师表

妙算三分卧龙岗

戴明贤 (?年)

──《草庐对》碑亭联

 

成大事一生谨慎

仰风流万古清高

长安茹桂书 (?年)

──诸葛草庐联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甫可有遗音?

道光丁未(1847)秋日吉旦  知南阳府事楚东湖顾嘉蘅谨志并书

──诸葛草庐联

   

云归大漠随舒卷

门对寒流自古今  

辛巳(2001)四月  李刚田篆

──野云庵联

 

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光绪十四年(1888)岁在戊子七月既望  山阴布衣单家驹敬撰并书

──半月台联

 

务外非君子

守中是丈夫

(无题款。据考,此联张秀山撰于宣统三年〔1911〕。)

──半月台左碑廊石刻联

 

大树思冯异

甘棠忆召公

张景岳书 (?年)

──半月台左碑廊石刻联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南林顾槐 (?年)

──半月台左碑廊石刻联

 

笔底游龙惊藻思

云间海鹤拟清标

道光庚子(1840)首夏书  南林顾槐

──半月台左碑廊石刻联

   

古木千章栖老鹤

使君三顾起卧龙

子玉吴佩孚 19275月端午节)

──古柏亭联

 

老松阅世卧云壑

乔木如今似画图

陆润庠 (?年)

──古柏亭联

 

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殿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

(无题款。作者未详。约撰书于清末民国年间。)

──躬耕亭联

 

猗此良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

日吃三湌夜瞑一觉,无量寿佛。

同治乙丑(1865)七月  赵之谦

──躬耕亭联

 

合游息藏修皆是学

通阴阳造化谓之文

严复 (?年。孙诒经撰。)

──宁远楼联

 

将相具全才,结吴伐魏续汉统;

医药怀妙术,调营和卫保民生。

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七月  宛南茨园袁庚辰献

──宁远楼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十一月上旬之吉  权四川盐茶使者剑川赵藩敬撰

──宁远楼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江苏姜华书于古楚淮阴之凝碧轩 (?年)

──三顾祠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一九七九年冬三顾堂塑像落成留念 古宛张焕然录

──三顾堂联

 

良材作栋梁,胜国家巨室之任;

臣体比股肱,应朝廷大卿之选。

(无题款。作者未详。)

──三顾堂联

 

证验古今,雕琢性情;

刻镂声律,吐纳典谟。

曼生陈鸿寿

──诸葛书院联

 

梅花百树鼻功德;

茅屋三间心太平

汀洲伊秉绶

──垂花门联

 

英雄必乘势而兴。公特垄间一士耳,然则际会遭逢,遂舒才略。自隆中崛起,具展经纶,设施管乐韬猷,终建萧曹勋绩,皆缘契合君臣情亲鱼水,何辨昭烈倚公,公倚昭烈。谓此寔旷世殊知,良为幸遇;

邦国须凭基乃大。事既天下三分矣,犹图举弱并强,庸期利钝。讵祁山屡出,身歼师旅,莫改魏吴峙对,卒俾典午收鱼,诚繇形悬主客势异重轻,洵知时机造事,事系时机。若此虽奇才难济,徒用长嗟。

公元一九八五年新秋之月 钱今凡先生撰  庞国钟书于广东佛山

──碑林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