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户飞天 来源: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龚钴尔

(2013-12-07 20:10:45)
标签:

航天

火箭

万户

历史

传说

文化

第五节 万户飞天
来源: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作者:龚钴尔2013年09月16日 13:54
[导读]  
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常常是顽固保守的,缺少冒险精神,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万户飞天”就是一个敢于尝试的冒险家故事,非常另类,非常神奇。

非常遗憾的是,这个最神奇、最早的航天故事,在中国现存古籍中暂时还没找到记载。

最早记载“万户飞天”的是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他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不过,后来,绑着火箭的椅子爆炸了,万户身死……

赫伯特?S?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这个传说的来源。我们也无法知道这事到底是真是假。甚至,我们都不能判断这里的“万户”究竟是一个人名,还是“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官职。

很多历史学家推测,“万户飞天”可能确有其事,但是记载“万户飞天”传说的书籍,可能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毁掉,或者被抢到海外。



笔者倒认为“万户飞天”是一种情愫,植根于每一个爱好航天的人心底。这种方式的飞天场面,或大或小,很可能发生了很多次,下一节的叙述中大家都能找到这种传说的影子。另外,在笔者这个航天爱好者少年时代的心中,类似的靠火药飞天的设想,曾无数次的盘旋。记得笔者曾经就有这样的事,经常剥开爆竹,搜集火药,伺机制造个火药火箭。当年,笔者第一次听说“万户飞天”这个传说时,甚至还非常感慨,天哪,我和万户的想法竟然这么相似……

所以,爱好航天的赫伯特?S?基姆不一定确确实实看到了那本记载“万户飞天”的中国古书籍。这个故事可能是他心底里存在的幻想。为了推广他的书,他的航天事业,他小小地虚构了一把。

他把这个宇航故事写出来,理所当然地安到了发明火药的中国人身上,告诫美国人:瞧,人家中国人在明朝就有想航天的人啦,美国怎么着也不能落后……从此以后的美国科技史看,我们都知道,美国人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而近现代中国,全面落后,百废待兴,也正迫切需要这么一位古代宇航先驱,证明“祖上很阔”,中国人可以站起来……一拍即合,多方共赢。

如今,“万户飞天”的传说已经深入人心,甚至在中国元素浓厚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也有类似“万户飞天”的场景:熊猫“阿宝”想翻墙看“盖世五侠”比武,怎么都看不到,最后它把一堆火箭绑到椅子上,点燃了火箭,椅子腾空而起,飞上天空,顺利看到了“盖世五侠”的比试。最后,它歪打正着,成了拯救世界的“龙武士”……这是对中国“万户飞天”传说的一个细节映射。

所以,笔者认为“万户飞天”应该是源自心理的航天传奇,源自每一个想飞的人的心底。

这个传说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一旦被编撰出来,所有人都能心安理得地接受。

时至今日,很多中国的航天纪念馆、天文馆、航天书籍,都愿意把这个故事历史化、正统化、普及化。

1969年7月16日,也就是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发射那天,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科技网 www.wokeji.com
原文链接:http://www.wokeji.com/read/zxyd/htjs/002/201309/t20130916_30096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