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杰:不过是有故事可说的普通人

标签:
人物核武老人人文事迹魏世杰 |
来源:半岛都市报
魏老认为自己只是个"有故事的普通人"资料图片
|
他是核武器研究专家,为国防科研战线奉献26年青春;他是个作家,他的作品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登上荧屏;他是不离不弃的丈夫,细心呵护患精神疾病和糖尿病的老伴;他是内心隐藏深深疼爱和愧疚的父亲,独自照顾智力残疾的儿子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儿,但仍保持乐观豁达心态 ;他是一心扑在科普上的科技工作者,将“两弹一星”的精神传承给下一代……这些点滴形象就是“核武老人”魏世杰。72岁老人微博上自我介绍,“一个鼓捣过26年核武器、有一些科普作品问世、写过自传体小说《禁地青春》的倒霉老头儿”。
26年无悔青春为科研
1964年9月,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魏世杰被分配到了国家某厂,从事核武器炸药研究。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点,23岁的魏世杰在罗布泊的荒漠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魏老的专业方向是炸药,危险性自是不言而喻的,“有一次发生意外爆炸,我们四名同事被炸得粉身碎骨。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任何人会产生退缩的想法,因为临阵逃脱是可耻的。”
1972年冬,魏老来到四川。他先后出任课题组组长、大组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主持了十七项有关第一代、第二代核武器的科研项目,曾荣获核工业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和“两弹一星”奖章。他独立完成的一项理论研究《具有内热源的炸药部件的温度场分布》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用激光脉冲法测定炸药的热扩散率》获国防科工委三等奖,他多次获得院所两级先进工作者、学铁人标兵、新长征红旗手等称号。
1990年,由于家中老母亲身体不好需要照料,始终对家庭心怀亏欠的魏老离开了四川回到青岛,到黄岛区科委(现开发区科协)任职。
命运多舛也能笑着面对
“我现在在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照顾病号。”魏老说,他的一双儿女,分别患有智力残疾和精神疾病,生活自理都有困难。因孩子长期患病难以治愈,魏老老伴陈位英不堪精神打击得了精神分裂症,后又患糖尿病和冠心病。一家四口,三个脑疾病人,从儿子先天弱智到女儿、老伴患病至今20多年了,都要依靠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照顾,其压力之大、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但魏老始终保持乐观精神,对亲人不离不弃。他尽最大努力,悉心照顾着这个家庭。为了教会儿子部分生活能力,魏世杰安排儿子独立居住。从最基本的能力入手,魏世杰不厌其烦地教儿子煮面条、煮速冻饺子。
女儿服药两次跳海轻生 、儿子弱智无语多次走失、老伴几次离家,他都费尽周折,一一化险为夷,以他那不软不屈的脊梁,撑起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魏老对记者说,“年轻时把青春奉献给了国家,如今就要贡献给家庭儿女了。成功与失败,温暖与孤独,我都经历了。有最珍贵的亲情,我心满意足。”
潜心沉淀续写文学梦
1941年,魏世杰出生于即墨,学生时代的他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泡学校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苏联文学巨著。魏世杰说,“书中记录的往往都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之外的新鲜事,通过常年的阅读打开了我发现世界的窗口,也让文学逐渐成了我的特殊爱好,并终生不渝。”
大学期间,《山东科技报》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论灰尘》。魏老说,“200多字的小文章,报社给我寄来一份报纸,一张汇款单,一共2块钱稿费。看着报纸上的小豆腐块,我激动地一晚上都没睡着觉。正是这篇文章给予我激励,让我找到了一条通往文学世界的道路。”
2009年11月开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魏世杰每天多则3000字,少则1000字,整整写下了45万字,将自己在国防科研战线整整26年的经历用电脑记录下来。魏世杰将这些文稿传给他的学生 ,学生整理后发表到了天涯社区。由此,化名“核武老人”的魏世杰红遍天涯论坛,连载他26年核武生活的回忆录,也获得了一年600万的点击率,6万多条回帖。之后,整理成书出版《禁地青春》,并改编成电视剧《青海花儿》搬上荧幕。
直到现在,魏世杰每天依然潜心创作,“我现在正在创作一部作品《紫蝴蝶》,这部作品与我的家庭经历有关系,记录的是在精神病院中发生的故事,也是源于生活,我也希望它也能反映出真实的生活。”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1996年魏老退休,他发挥“余热”,发起成立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团结带领老科技人员致力于科学普及、科技咨询、科普创作、科技研发、专利服务等工作。
他结合亲身经历,义务到学校、机关、部队、社区、农村,宣讲爱国主义思想和“两弹一星”精神,累计举办报告会350多场,听众达20万人。魏老认为,“两弹一星”的精神需要传承,需要让下一代了解。“只要孩子们愿意听,我就会一直讲下去。”
他热心科普文学创作,出版了《转动的魅力》、《原子小演义》、《海洋之谜》等科普图书十种。魏老说起这样一件事,1985年1月他创作出版的《原子小演义》,当年参加了“香港书展”并获四川省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2007年5月15日,一位网友张沿江给魏老来信说,“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看过您的一本《原子小演义》,我觉得写得非常好。现在我的孩子大了,这本书可以作为科普教材给她。”魏老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
2013年,72岁的魏老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作食品安全方面的科普作品,分为豆腐的故事、花生油的故事、奶粉的故事、矿泉水的故事等8个专题,每个专题5分钟,配以动漫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大众喜闻乐见,现已完成制作3个专题,在公交车、网络和科普场馆播映,大受好评,让科普实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