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四〇

(2011-09-16 19:21:54)
标签:

经营方程中国解

三国

水浒

文化密码

天人同构猜想

分类: 经营方程中国解

据阴阳五行之理,天生五气,风、热、湿、燥、寒,地产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人通过呼吸饮食,汲取天地之滋养,化入自然轮回之内。

    东方应春,五行中属木,五气中应风,五味中应酸,酸味养肝,五官中开窍于目。

南方应夏,五行中属火,五气中应热,五味中应苦,苦味养心,五官中开窍于舌。

中央应长夏,五行中属土,五气中应湿,五味中应甘,甘味养脾,五官中开窍于口。

西方应秋,五行中属金,五气中应燥,五味中应辛,辛味养肺,五官中开窍于鼻。

北方应冬,五行中属水,五气中应寒,五味中应咸,咸味养肾,五官中开窍于耳。

 

以五行相生论之,

肝气能滋养筋络,筋络柔顺,可养心,这是木生火;

心气能滋养血脉,血脉充足,可养脾,这是火生土;

脾气能滋养肌肉,肌肉丰满,可养肺,这是土生金;

肺气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可养肾,这是金生水;

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充实,可养肝,这是水生木。

 

以五行相克论之,

饮食过酸,可能伤筋络,不妨用辛味调和,这是金克木;

饮食过甘,可能伤肌肉,不妨用酸味调和,这是木克土;

饮食过咸,可能伤骨髓,不妨用甘味调和,这是土克水;

饮食过苦,可能伤血脉,不妨用咸味调和,这是水克火;

饮食过辛,可能伤皮毛,不妨用苦味调和,这是火克金。

 

以上学问落实到具体生活中,比如感冒咳嗽,这通常是五脏中的肺出现了毛病,肺在五行中属金,而五行中土能生金,五脏中属土,所以在治疗肺的同时不妨调理一下脾。

 

总之,中医理论立足于天人之间的同构同律道理,东南中西北五方,风热湿燥寒五气,酸苦甘辛咸五味,肝心脾肺肾五脏用阴阳五行之道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由天地到人体的对应,并以保持这个对应的协调平衡为要旨,辨证论治。而具体诊治之中,中医又颇多玄妙法门。比如将音乐与养生调理相结合,近代西方医学已充分肯定了音乐对人体的种种影响,而在中国古代,中医早就有此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不是我们现在所常用的“1do2re3mi4fa5so6la7si”七音,而是“角、徵、宫、商、羽”五音,这五音又与五行相对应,所谓角音顺应木气而展放,徵音顺应火气而高亢,宫音顺应土气而平稳,商音顺应金气而内敛,羽音顺应水气而下降,这五音对人体的影响,则分别作用于肝、心、脾、肺、肾。

 

当然,以上所论及的中医之道虽然玄妙,但无论是具象的五方、五脏,还是抽象的五气、五味、五音,论说起来毕竟都还算好理解,比之中医之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朵奇葩则同样蕴含天人同构之理,却又似更为神奇莫测,这便是风水。

    风水之学博大精深,究其实质,主要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细细探究,恐怕需要洋洋洒洒数十万言方可说上个大概,即便如此这般,听者若真要明白还需首先粗通五行八卦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此,我们在这里不妨另辟蹊径,以期能化繁为简,从西方科学角度权且做个简单解释,以便于网上诸位大都自小受西方学术体系教育的朋友理解。依从西方学术体系,风水研究的是采光、通风、磁场感应等等一系列环境因素对于人的精神身体行为的全方位影响。

实践当中,受风水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建筑,此中存世的范本非北京紫禁城莫属,这皇家御苑严格按照“前朝后寝”布局,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为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内廷是乾清、交泰,坤宁三宫,此似以通“天地人”的“王”气贯之。其他殿台楼阁,亦相应于阴阳、千秋万春等等,蕴含着“人和”为上,“社稷”为重的思想。整个建筑群构造气势恢弘,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以小天地观照大天地,方寸之中见天地山川的要旨。

说到方寸之中见天地山川,这无疑是中国的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其善于将自然界的山川灵秀引入人造空间,使自然与人工浑然一体,中国园林是对自然界山川万物的浓缩,而中国园林的精华则又可浓缩于中国独特的盆景艺术中。此中真意亦无非“造化为师,道法自然”而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中国传统建筑学问中的真意自然也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学问中的真意。既然谈及了中国传统音乐,不妨在此说上一段中国古曲的传奇:

 

他等着。

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孤岛上,他静静地等着。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终于等到了那一天那一刻。

那一天那一刻,他如往常一般盘膝坐在海边的礁石上,默默看着波涛汹涌,听着海浪声声,远远的水天一色处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点,黑点慢慢变大,越来越大,那是一艘船。

近了,近了,近了,近的可以看清楚船首站着的那个人的面容,不错,船首站着的就是那个他日思夜想的人,那个他此生最为尊敬的人,那个将他带上这海中孤岛,又悄然离他而去的人。

他曾无比信任那个人,因为那是他的授业恩师。

他这一身本领原是都得自恩师的教诲,但他以无比的天分与勤奋最后超越了恩师。

恩师本是高手中的高手,而超越了恩师后,他在世间已无对手,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更令他不安的是,突然之间无论如何用心,他再也无法精进分毫,他觉得自己被莫名地困住了。

他想恩师是最了解他的,最明白他需要什么,因为这时恩师对他说:“跟我走,去见我的恩师,你的师祖,如今唯有他老人家能为你指点迷津,使你更上层楼。”

于是,他随恩师出海,来到了这个孤岛,这里风景秀丽,如诗如画,宛若人间仙境。

“你等我”恩师说着就离开了,离开了他,离开了岛,一离开,就是整整三年。

等他等了很久,等他找遍全岛不见恩师,不见一个人影,才发现自己居然孤身一人被留在了这个孤岛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