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访火箭发射塔架

(2016-11-23 00:42:01)
标签:

杂谈

​  张晓霞  刘常连  刘旭  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访火箭发射塔架

​  今年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我国唯一一座发射高轨航天器的中心,执行的航天发射任务,占中国航天发射总数的40%多。记者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访功勋累累的火箭发射塔架。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可以看到西昌发射场的两座火箭发射塔架,较远处的是老塔架,建成于1982年,较近处的建成于1990年,就是这次执行天链一号04星发射任务的塔架,现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就被包裹在它的里面,这座塔架采用的是目前我国独一无二的双塔架结构,由70余米高的固定塔架和90余米高的活动塔架两部分共同组成。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访火箭发射塔架

​  在过去的26年里,这座火箭发射塔架曾经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铸“天链”,并即将完成第69次发射任务,是我国目前执行发射任务数量最多的一座火箭发射塔架。活动塔部分重4700吨,托举着它沿铁轨运行的就是底部的64个直径1米的承重轮,其中32个主动轮、32个从动轮,由8台42千瓦的电机驱动运行。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访火箭发射塔架

​  西昌发测站地面设备站站长黄玉林介绍,这个塔架主要作用就是火箭转场过来之后为火箭提供一个测试的环境,主要承担的任务是转场吊装,火箭的分系统测试,还有总检查测试的一些工作。这个塔上还有很多附属的设备,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4根管子,就是加注用的管路。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访火箭发射塔架

​  在火箭发射前8小时,活动塔开始以每分钟10米的速度撤离至120米外的停放位置。随后由固定塔完成对火箭的低温加注和发射前3小时的测试工作。固定塔有10根电缆摆杆怀抱着火箭,这些摆杆被形象地称为“脐带”,除了固定火箭,它们还向火箭源源不断地输送燃料、供气、充电以及调节体温。直到发射前一小时,固定塔的回转平台开始打开;发射倒计时90秒的时候,摆杆也随之打开。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访火箭发射塔架

​  记者进入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塔架内部的大封闭区。由于卫星对温湿度和洁净度的要求极高,所以卫星和火箭在这里进行对接工作的时候,需要进行全封闭作业,除了将所有空隙封闭严实,控制室温在20摄氏度左右、湿度40%,洁净度达到10万,相当于医院无菌手术室的要求,还要在地面铺上防静电材质,以求万无一失。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访火箭发射塔架

​  西昌发测站站长陈华强介绍,在撤出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确保活动塔撤塔开动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到位,在活动塔开的时候不会对固定塔发生干涉,不会对火箭发生干涉。火箭最下方的绿色圆形平台就是火箭的发射台,可以进行旋转调整,来精确控制火箭发射的精确度。   

  摄影:刘常连,刘旭,刘文勇,赵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