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926
  • 关注人气:4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方嫉妒“龙和熊的拥抱”—— 中俄合作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世界和平的贡献者,发展潜力巨大

(2014-10-21 20:49:47)
标签:

杂谈

西方嫉妒“龙和熊的拥抱”—— <wbr>中俄合作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世界和平的贡献者,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特约撰稿 张亦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俄罗斯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签署近40项政府间和企业间合作协议。《澳门日报》形象地形容中俄合作项目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打开,层层推进。不过,多数西方媒体面对“熊和龙的拥抱”却很“受伤”,挑拨中俄的友好是“露水夫妻”,并会导致地区“军备竞赛”。实际上,中俄合作不是威胁,反而会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军售项目“扫清障碍”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日前披露,俄军用飞机工业计划在下个月的中国航展期间,努力推动其与解放军的长期军备出口关系。俄联合飞机公司将展示其苏-35S“超级侧卫”战斗机。届时,它将随数年内前往珠海级别最高的俄政府及航空业官员代表团一同出现。

 报道称,在约二十年时间里,莫斯科与北京一直就对华出口苏-35一事相互扯皮。在中国政府及军方代表团访问俄罗斯时,俄方曾为中方人士特别展示过苏-35,但该型战斗机首次出现在中国航展上的意义重大,是“俄中两国即将签署苏-35出口合同更加明确的迹象”。

 文章称,自2011年以来,中俄两国就采购苏-35进行了多次谈判。双方争论主要问题之一是采购的最低数量——该数值曾一度定在48架。然而,2014年9月,俄国防出口公司副总裁科马尔金透露称,中俄两国到2014年底前将签署24架苏-35出口合同。

 据一位俄航空业代表称,俄之所以要求中国采购更多架,源于担心“中国只想复制苏-35的发动机与雷达”。苏-35由“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下一代117S发动机提供动力。与解放军空军现役苏-27和歼-10战斗机加装的AL-37F发动机相比,117S更加先进。与此同时,其所使用的被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至少比苏-27使用的N001雷达先进两代。

 俄媒报道部分佐证了《简氏防务周刊》关于俄售华战斗机的传闻。俄副总理罗戈津在接受国际文传电讯社军事新闻分社采访时表示,“11月将组成军事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我认为届时将‘完成’这件事情(与中国签署供应苏-35的合同)。没有任何尖锐或未解决的问题,至少我没有听到。”这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中俄两国在军贸领域的大障碍已基本清除。

 有专家认为,以往像苏-35这样的先进装备,卖给谁、不卖给谁,某种程度上是一些政治因素在起作用。出口国要考虑这些武器将会被重点布置在哪些区域,甚至要考虑自身如何防御的问题。向中国出口苏-35体现了两国的军事互信,而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等中国周边国家都在扩军时,中俄达成苏-35战机交易,说明中俄双方有一定的战略默契。

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报道称,北方工业公司代表团赴俄前夕提出了三方面的合作建议:为“格洛纳斯”及“北斗”研发芯片、“丝绸之路”项目、设立“格洛纳斯”信号校正站以完善高精度导航服务。俄方承诺帮助中方挑选俄方公司作为合作伙伴。目前,中俄企业间的关系正在飞速发展,尤其是若干国家对俄国防及航天工业实施一系列制裁,外国供应商退出后,中俄企业有望在芯片领域进行合作。

在核能领域,俄罗斯也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今日俄罗斯”电视台16日称,在14日于莫斯科举行的第三届“开放式创新”年度国际论坛上,俄罗斯库尔切多夫研究所所长科瓦利丘克透露,俄罗斯正在研发一种新型核反应堆,尤其希望能与中国科学家合作。据称,这种新型混合式核反应堆能大幅提升传统核反应堆核裂变的性能。科瓦利丘克说,“该项目已经向同行开放,排在优先位置的是我们的中国同行”。

 中俄在大飞机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18日在出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第18届世界管理论坛时表示,中俄合作宽体客机“将于明年开工”。此前有消息称,中俄自2012年起就开始商讨在宽体客机领域的合作。中俄宽体客机项目可能以俄罗斯伊尔-96客机为蓝本。专家指出,与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的运-20、C-919相比,伊尔-96客机适合作为特种飞机,例如空中加油机和大型预警机的平台。目前,西方的预警机、大型加油机均以大型客机为平台研制,而非自重偏大、续航时间相对较小的运输机,C-919的起飞重量约70吨,吨位上还不够大。

 对于中俄之间涉及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澳门日报》16日评论称,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就像俄罗斯传统木制玩具“大套娃”,一层层打开、一层层推进,从传统的能源大单到货币互换金融合作,再到高速铁路甚至是远程宽体客机合作;中俄务实合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是互利、平等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让西方媒体很“不爽”

面对中俄之间越走越宽的合作之路,西方媒体并没有掩盖自己的“不爽”,普遍将中俄战略合作深化定性为“俄遭受西方严厉制裁时的无奈之举”,认为中俄的合作只不过是两个大国之间的“露水夫妻”。英国《金融时报》称,在俄罗斯银行和企业因美国和欧盟制裁而无法获得西方新的资金之际,这是俄罗斯寄希望于中国施以援手的最新表现。

 也有媒体“提醒”俄罗斯,与美国和欧洲这些昔日“敌人”对抗,可能会使“普京帮助他在东方最大的对手不断崛起”。《星条旗报》就强调称,美国三位“决策圈人士”透露,由于因乌克兰问题而被孤立,俄罗斯现在要依靠中国获得投资以避免衰退。其中两人说,这意味着要迫于压力赋予中国特权,让其获得最想要的两样东西:原材料和先进武器,“风险就是俄罗斯最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中国。”

 文章称,如今俄罗斯对中国的日益依赖,可能会加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同时,在卢布汇率跌到创纪录低点,外国投资逐步消失的情况下,吸引中国资金可能会加深俄罗斯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破坏政府使经济多样化的努力。

 美国《商业周刊》网站还煞费苦心地制作了一张2008年以来俄罗斯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比表格,意图显示中国对俄罗斯持续顺差过大,以此表示中俄之间的合作的“不平等”。

 除了表达了美国人的不满之外,西方媒体还替中俄周边国家表达了一把忧虑。彭博社称,中俄合作可能让亚洲邻居惴惴不安。《星条旗报》则称,中俄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间不断加深的关系所带来的影响还可能会超越本地区,俄罗斯向中国出售S-400、苏-35以及拉达级潜艇“可能会引发东亚的常规武器竞赛。”

 美国《商业周刊》也凑热闹说,这些武器交易可能引发常规武器竞赛,文章援引一家美国战略预测公司的军事分析师拉姆拉尼的话说,日本、菲律宾、越南担心中国的军力,如果中国得到这些俄式装备,那些担心只会加剧。

发展潜力巨大

分析人士指出,每逢中俄友好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西方媒体都会醋意大发,忧虑之声不绝于耳。实际上,西方媒体担忧也好,挑唆也罢,表达的是背后的一种无奈。

 中俄之间的合作并非联盟,更不是军事联盟,并非出于对抗西方的目的,但中俄这两个高度互补国家之间的合作,无疑取得了“1 1>2”的效果,抗打击、抗风险能力都在成倍提高。西方对中俄的影响力可能将进一步下降,试图动动嘴皮子、给点脸色就让中俄退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西方媒体的另一种无奈是,西方对“中俄相互防范成为两国合作障碍”的希望也已经破灭。美国智库凯托学会资深研究员卡彭特此前撰文指出,“按基辛格的理论,美国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华盛顿与北京、华盛顿与莫斯科的关系,始终比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这在当时是一个好战略,现在也是一个好战略。”但如今看来,这已经不可能了。

 实际上,中俄友好关系绝非西方媒体概括的“露水夫妻”。中俄友好有着自身基础,除了国情互补,目标一致以外,双方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也是重要保障。此次中国总理访问俄罗斯,已是中俄总理的第19次定期会晤。1996年,中俄双方建立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其初衷是规划、指导、促进双边合作。多年来,这一高级别机制运转良好,为两国合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中俄关系按照自己的步伐,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俄之间的合作机制对于中俄合作的加深,发挥着重要作用。中俄友好关系历经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冷热,即便有一天西方不“排挤”中俄,中俄关系照样会是生机勃勃。

 有学者指出,中俄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连接整个世界合作圈的桥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也认为,中俄合作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世界和平的贡献者,发展潜力巨大。他指出,中俄在维护和平与正义方面有着共同的理念和诉求。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国际法基本准则。近年来,“新干涉主义”抬头,西方国家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性。针对这种危险倾向,中俄强调尊重各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和自主选择的社会政治制度、价值观、发展道路,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同时,呼吁通过对话协商等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中俄几次对涉及叙利亚问题的安理会决议草案行使否决权,防止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局势进一步恶化,也保障安理会的正常工作。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