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2011-07-31 23:11: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设计

【《课标》研读】

1.《课标》原文

(一)运动的描述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课标》研读

知识性行为动词2个;技能性行为动词1个;体验性行为动词3个。由此不难看出,新课程在重视知识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体验过程。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活动一个发展空间,即:活动1“飞机跑道的设计,活动2“飞机制动系统的设计,活动3“估测楼房的高度”,发展空间 对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设计两个字反映出编者意在把学生放在自主学习的位置,活动中要求学生“1.画出设计分析草图;2.写出设计依据的公式;3.算出你的结果。也适合对学生进行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如果在加上“4.拿你的设计方案和同学交流,就多了一个探究要素。因此,这节课不应该是一节普通的习题课,而应该是一节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课。

考虑学生刚开始接触应用型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以及活动1和活动2本身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中将活动1和活动2内容用一节课进行教学,将活动3“估测楼房的高度”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探究合并教学,最后将发展空间 对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和“追及与相遇问题”等内容合并作为后续课程,旨在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因此本节教材实际教学课时设计为3课时。

【设计思路】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活动1和活动2的内容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给出的实例比较典型,但是略显平淡。为此,在教学中特别选择了今年824黑龙江伊春客机失事事件设置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作了适度拓展,突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优选和注意对计算结果的评估问题。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中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使学生在对设计结果的分析、论证和交流中,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真实的、富有震撼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分析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二)创设问题情景:

1、播放 2010824黑龙江伊春客机失事视频。

2、简介失事原因,认识飞机起降时,需要准确对准跑道和跑道要足够长的必要性。

(三)探究: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提供飞机起降过程的视频资料,认识飞机起降过程的运动性质,并体会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可以抽象为用理想物理模型解决的物理问题。

2、开展系列探究活动,体会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活动一:

假设某型飞机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以a=4.0m/s2恒定的加速度滑行时,当速率达到85m/s时就可以升空. 跑道的长度应当设计为多长?

学生探究、交流,重在引导学生由公式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推导出速度位移公式。

活动二:

该飞机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以a=4.0m/s2恒定的加速度滑行时,当速率达到85m/s时就可以升空.如果允许飞机在达到起飞速率的瞬时停止起飞, 且能以大小为5.0 m/s2的恒定加速度减速,为确保飞机不会滑出跑道,则跑道的长度应当设计为多长?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1)研讨后示范画过程示意图

 

2)学生尝试解决,抽生上台板演或者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探究情况

3)师生、生生交流不同的解决办法,可能的方法有:

方法一:用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联力求解

方法二:用速度位移公式求解

方法三: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方法四:利用图像法求解

活动三:

某机场跑道为2500m,喷气式飞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3.5m/s2增速,当速率达95m/s可升空,假定飞机在到达此速率时就因故要停止飞行,设计出的喷气式飞机的制动系统至少要能产生多大的加速度?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1)研讨后学生画过程示意图

2)学生活动解决问题。

3)学生简要交流不同解法。

4)组织学生总结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做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二是注意矢量方向的表达,三是可以优选方法。

3、学生应用已经获知的经验,尝试解决其他问题。

活动四:一个滑雪的人,85m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是5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生生、师生交流不同做法

3)总结方法优选要根据公式的特点和问题的特点。

活动五:骑自行车的人以5.0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上一个斜坡,加速度的大小是0.40m/s2,斜坡长30m,试求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需要多长时间?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审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四)小结:

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其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注意关注公式中矢量的方向在运算时的处理方法,和根据公式的特点和问题的特点优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总之要注意物理过程,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

九、板书设计

2.7.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    V=V0+at

位移公式:   x=v0t+1/2at2

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x

平均速度公式x=(v0+vt)/2*t

二、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

 1、画过程示意图

2、选择公式列方程

3、计算出结果,并考察结果的合理性。

注意:1、先规定正方向,将已知矢量赋予正负符号后代入公式计算,

      2、优选公式解决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