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羊城新八景之古祠流芳

(2018-09-21 22:05:24)
标签:

广州

陈家书院

屋脊文化

分类: 旅游笔记
http://s12/mw690/002u5dSOzy7nO9cbW31eb&690
    羊城新八景之“古祠流芳”——陈家祠,是建筑装饰特别华丽丰富的古代祠堂。最突出的表现是屋顶上犹如搭建着一个个舞台,以亭台楼阁,花鸟植物布置环境,动物组雕,人物组雕稳驻台基,并陪衬诗词字画。
    一出出古代民间传统题材的历史故事在“舞台上”演出。祠堂十一条屋脊似十一个舞台,其中最大的舞台是第二进大厅“聚贤堂”上的屋脊。
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   汤显祖 诗 
    这是二进大厅“聚贤堂”27米长屋脊的脊基上四首诗词其中之一。
 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朝文学家,戏曲家汤显祖,1591年因上疏枰击朝廷被贬广东徐闻典吏(广东湛江市),到徐闻履职前住广州20天,正值每年两次准予夷商到广州城下交易时,他目睹洋商夷泊及各省商船云集的繁华盛景,极为震撼,题诗记述千年海丝古城广州以商立市的独特风范。
http://s13/mw690/002u5dSOzy7nO9cO41e6c&690
(陈家祠聚贤堂屋脊雕塑局部)
    聚贤堂屋顶上的屋脊雕塑高4.26米,分上下两层,上层正脊高2.9米。正脊以陶塑为装饰材料塑造民间传统题材作品,其中包括224个人物。
    下层脊基取灰塑作装饰,由当年高超技艺的匠人完成。

http://s14/mw690/002u5dSOzy7nO9dJ1wN3d&690
    陈家祠前后9座厅堂屋脊上用的陶塑是广东石湾的产品。
陶塑的外表使用玻璃釉彩,可以制造出黄绿褐宝蓝等多种色彩。清朝以来,在广东、香港、澳门、地区多采用此材料。
    广东石湾的陶塑瓦脊烧制历史至明清兴盛,陶塑产品标有店号,如上图标有“光绪辛卯,文如壁造”的店记号。

http://s6/mw690/002u5dSOzy7nO9edi3r75&690
这一组屋脊雕塑上有“宣统叁年”和“公元一九八一年重修”的标记。

http://s8/mw690/002u5dSOzy7nO9eKjKnd7&690

http://s12/mw690/002u5dSOzy7nO9feTGP9b&690
陈家祠正脊以外的各条垂脊,厢房、斋房、走廊的屋脊上、廊门的屋顶及厅堂正脊下的基座,都应用灰塑作装饰。
比如这一组“竹林七贤”的历史故事,则在走廊的屋脊上、
竹林七贤:稽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阮咸和刘玲。
稽康喜欢打铁,个性耿直,是一位内外兼修的才子,可惜得罪了司马昭的心腹官员,被无辜判处死刑,临刑抚曲《广陵散》,成为绝唱。(提到稽康的名字,有的人一时想不起来,但一提到《广陵散》,大家就想起来了)
http://s6/mw690/002u5dSOzy7nO9fzjbDd5&690

http://s5/mw690/002u5dSOzy7nO9g8oiU94&690

http://s6/mw690/002u5dSOzy7nO9gKsSh05&690
在中国,祠堂是整个宗族或宗族某一分支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
陈家祠则是清朝广东省72县陈性氏族的合族祠堂。也是当时办学供陈性子弟读书的场所,所以又称陈氏书院。
陈氏书院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坐地铁一号线到中山七路陈家祠站下车,出站即是。
陈氏书院从柱础到屋顶,从墙面到门窗,处处见装饰。其砖雕、石雕、木雕、陶塑、灰塑、玻璃刻花、铜铁铸件等多种装饰工艺精致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http://s5/mw690/002u5dSOzy7nO9heM4I64&690
这是陈家祠外墙上的大幅砖雕。
http://s16/mw690/002u5dSOzy7nO9i0fo30f&690
陈家祠外墙上两幅略小一点的砖雕之一,配有古代名家诗词书法。
陈家祠大门东西两侧厅房外的砖墙上,各有三幅大型砖雕。有导游解说。西墙上雕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东墙上雕的是“刘庆伏狼驹”的故事。
“刘庆伏狼驹”为北宋时刘庆降伏西夏送来一匹狼驹时的情景,画中有30多个人物,雕工精细,保存完整。

http://s3/mw690/002u5dSOzy7nO9iNX3k32&690
陈家祠几座厅堂的檐柱和柱间的横梁用的都是石料,柱上伸出的梁头有动物、人物的雕刻,横梁上布满花草纹浮雕。
http://s15/mw690/002u5dSOzy7nO9jgQTsce&690
这是陈家祠有铸铁构件的石栏杆,石栏杆中间镶嵌着通花铁铸栏板

http://s3/mw690/002u5dSOzy7nO9k6x8u82&690
陈家祠的木雕集中应用在房屋的梁架和门窗上。
如第一进正厅的梁上、有《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铜雀台”的故事等组雕,在第一进和第二进厅堂的屏门格扇、格心和裙板上,除历史故事外,还有“渔舟唱晚”、“福寿双全”、“儿孙永发”等题材的组雕。

http://s6/mw690/002u5dSOzy7nO9kFIMZ65&690
这是第二进大厅聚贤堂,面阔5间27米,为整座祠堂的建筑中心,是当年族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大堂后装饰十二幅大型木雕屏风。

http://s9/mw690/002u5dSOzy7nO9li5iU48&690


http://s12/mw690/002u5dSOzy7nO9m2bXBcb&690
陈家祠第一进中央是正厅,有五开间,祠堂大门在厅中央的开间。
两扇黑漆大门高4米,门上彩绘两尊门神,是民间常用的守门神秦叔宝、尉迟恭。
陈家祠的讲解咨询服务台设在首进正厅,游客中心在前东斋房。

陈氏书院于1959年起定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址。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览广东地区为主,兼及全国其他地区民间工艺的艺术类博物馆。行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同时肩负保护、研究和管理陈氏书院及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责任。

(文字介绍中一部分参读《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楼庆西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