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文纲
大盘继续大跌,估值很低依然在跌,周期股跌跌不休。
手里的茅台在涨,估值低,业绩持续增长,对冲了市盈率的下降。但是,不少周期股,如银行,一些公用事业股,业绩也在增长,估值更低啊,为何还在跌呢??
卡拉曼在《安全边际》一书里提供了一条线索:当经济发生通缩时,周期性股票最容易发生“内在价值减损”,这样的话原来估值的“安全边际”将被打破,必须向下重设“安全边际”。
消费类股票目前相对于大盘的强势,是市场认为即使经济下行,消费类企业受到影响较小,发生内在价值损失的机会很小。所谓“穿越周期”是也,这得到世界各国股市的历史经验验证,对比我前一篇博文《美股大牛今安在》发现,美国的消费类股票目前正在无视各种所谓危机,不少已经创出新高,包括“僵尸”可口可乐和沃尔玛。
宏观经济已经看到了“通缩”的身影,目前的问题实际上是需求不足。我的水平不足以判断宏观经济是否真的会进入通货紧缩,但是市场的确是这样预期的,所以和宏观经济紧密相关的各类权重股,大部分是周期股正在被“预期”发生“价值减损”,不断向下修正“安全边际”。
“市场先生”有时犯傻,但也有对的时候,如巴菲特所说:幼稚的逆向思维也是愚蠢的。对于周期类企业,哪些是市场错杀,哪些真得会发生“内在价值减损”,需要具体企业具体分析,最后只能交给时间给予答案。但是“内在价值减损”的问题,的确应该引起投资周期股的朋友足够的重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