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平静秩序的生活被意想不到的事实改变了。除了接受,似乎别无选择。换了一个地方生活,除了添置家用、采买余食、洗洗涮涮,好像也找不到与家不同的感觉。唯一感觉不适的,除了空间狭小、足不出户,好像也找不出其他的必须。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欣然接受了这本不情愿安置的一切。
孩儿网课,老师忙碌。当下的我们——家长,除了吃吃睡睡,长长肉之外,在闭塞的空间——卧室与卫生间里,“两地盘旋”。放飞的心一刻都没有停止,但是却只能望“窗”兴叹。窗外的一举一动,匆匆赶路的人、飞驰而过的车、楼下飘荡的旗……甚至快递小哥的身影攒动都能使人像看电影似的感觉“精彩”。
与其数着指头度日,不如“找事儿”打发难过的“煎熬”。于是,买来的水果,一颗一颗的洗,生怕漏下掉一丝缝隙;往日洗衣机里一扔的衣服,仔仔细细的搓,绝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房间里桌面的灰尘,每日三遍的“抚摸”,留下了一张张略显白净的湿巾……居家时的“懒人”在此地顿时成了优秀的“卫生模范”。
居然以这种方式,换来了时间的“流逝”,“家务”未毕,午餐“驾到”。捧着“热腾腾”和“香喷喷”,好好“犒劳”自己,也不枉自己的“辛苦”。午后时分,孩儿休息,自己也要放松,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中场休息”。于是,“电话粥”时刻“驾到”。喋喋不休、话说三遍也不嫌烦。以这种方式倾诉内心独白、探讨人情冷暖、抒发感慨万千……
下午,孩儿继续“奋斗”,老师的点名声此起彼伏,话道距中考倒计时的深邃教诲中。此时,对着午后的暖阳,自己除了一遍遍给挂在窗口的衣服换面之外,又开始“策划”余下的生活。刷刷抖音,写写诗,一次新的更新使得自己成就感满满。看看微信公众号,大到民生、小到养生,知识量的堆积充盈着大脑。偶尔股票的“飘红”也使得自己“心潮澎湃”。
夕阳西下,按部就班、准时准点的晚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填肚饱腹,更象征着归家“征程”上的又一日落下帷幕。晚自习之前的一个半小时时光显得尤为可贵。孩儿放松,自己也不能“落下”。爱歌的自己,插上耳机,意犹未尽的哼唱,一首又一首。不在意一旁的孩儿嫌不嫌走调,更忘却了身在其中的烦扰、忧虑、彷徨……
喜欢看这里的夜景。夜幕降临,街灯映照,车来车往,偶有路过的人们。最喜欢看早晨天还未亮时的街道。没有人,只有景。这景里带着清新的空气和迎接朝阳升起的希望。当天边拂晓,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在召唤……
与孩儿彼此相安无事又形影不离的这段时间,我会刻骨铭心。不单单是它显得如此“特殊”,更是它带给我们能静下心来。学习的学习,只是换了个地方;生活的生活,只是换了个环境。心能沉淀,是忘却了自我的存在。如果你数的不是还剩几日归家,而是还剩几日中考,那么这难熬日子,还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