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2008年在健康教育领域全面启动健康素养有关工作以来,一直沿用的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人获取、理解和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这个定义说明,健康素养是个人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这个定义与国外的“health
literacy”的定义完全不同。
在英文中,literacy是literate名词形式,literate的英文原意是指:1. Educated; also: able to read and
write(受过教育的,也指能够阅读和写作的); 2.
Literary; also polished,
lucid(文学(上)的;从事写作的,精通文学的,文人的;书本的,书面语的,书本气的;也指精炼的,无暇的;清楚易懂的,头脑清楚的)。所以,literacy是指个人对信息或符号的认知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更没有“素养”的意思。
在中文中,素养一词有两个含义:①在长期训练和实践中所获得的技巧或能力。②平时的品行、气质等修养。(capability and skills acquired through long
period of learning, exercising and practicing;;accomplishment
including behavior, temperament and
qualities.)(《辞海》)。中文中的“素养”更注重于平时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品行和气质等修养,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
可见,“health
literacy”与中文的“健康素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把“health
literacy”翻译成健康素养,而应该翻译成“健康信息认知能力”。
在《健康的人民2010规划》中,“health
literacy”的定义是“the degree to which
individuals have the capacity to obtain, process, and understand
basic health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needed to make appropriate
health
decisions”。翻译过来,中文意思应该是:“个人为了做出适宜的健康决定所需要具有的获取、分析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这个定义说明“health
literacy”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别的能力,而是一个人获取、分析、理解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同时说明,这些信息和服务是促使一个人做出健康决定所必需的。
从中美两种不同的定义可见,我国开展的“健康素养”相关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人们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而美国开展的“健康信息认知能力”(health
literacy)相关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人们获取、分析、理解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特别是在医患环境下,提高病人(或健康服务寻求者)对医疗保健系统的了解(improve
health information skills)、提高患者的遵医和配合医疗保健措施(compliance)、提高医疗质量(improve the quality of health care
)、降低医疗费用(Avoid unnecessary
costs)。为此,病人或健康服务寻求者需能够听懂医疗卫生人员的话、看得懂药物说明书、会计算服药的剂量、明白化验结果的意思、看得懂图标说明、会进行计算和换算、就自己的健康问题知道应该向谁寻求帮助等。
我国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康素养,要看他是否具有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而一个人是否具有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要看他是否具有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与理念(包括健康信息认知能力(health
literacy)),是否具有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否具有基本的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基本技能(如做出健康决定的技能、对环境危害因素的管理技能、实践健康生活方式的技巧、心理压力管理技巧、生活技能、急救避险技巧、就医和医患沟通技巧等)。
从工作效果上看,健康传播的直接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健康信息认知能力(health
literacy)”,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标则是要提高人们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即“健康素养”(capability
and the accomplishment needed to protect and
advance oneself's health)。“健康信息认知能力(health
literacy)是健康传播的效果评价指标,而“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公共卫生的效果评价指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