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各级政府的施政规划目标、工作内容和考核目标,让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预防疾病、降低医疗费用负担、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重点解决影响大多数人健康的危险因素,如过咸饮食习惯、静坐的生活方式等,应针对这些行为危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目标。
二、研究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学校、工作场所、机关团体等科学、规范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随着新医改方案的落实,健康教育已明确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职责,但这些机构却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健康教育、怎么做健康教育、如何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多数只是简单地认为健康教育就是编写发放防病科普宣传材料、书写墙体标语、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栏、进行大喇叭广播、街头宣传等,与以促进行为改变从而保护和促进健康为核心的、真正的健康教育工作相去甚远,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尚且存在模糊认识,更不用说其他非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根本无从下手。在新医改方案的框架下,制定各级各类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迫在眉睫。
三、切实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在动员、策划、规划、协调、指导、督导、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应建立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切实发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专业人员在开展健康咨询、行为指导、健康管理、健康传播和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
四、着重提高人们的基本健康素养,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医患教育和大众媒体传播等措施,提高人们的医学和健康常识,促使人们树立基本的健康理念、掌握必要的健康技能、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从青少年做起,形成系统的、可行的学校健康课体系,更是治本之策。
五、针对来势凶猛、每年新增1000万的严峻的慢性病流行形势,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开展重点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如果我们能够下决心利用5-10年的时间认真解决一个过咸饮食习惯问题,就会使迅猛的高血压发病势头在10年以后得到遏制。
六、针对某些流行普遍的陋习,如随地吐痰、不洗手、不洁性行为等重点开展全民性行动。
七、针对当前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存在的急躁、焦虑、心理压力过大、抑郁、诚信危机、缺乏心理弹性等心理问题,开展全民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传播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