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行为对健康的影响、行为干预(Behavior intervention)与行为矫正

(2006-10-29 16:50:00)
标签:

杂谈

      从行为的产生来看,可把人们的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社会)行为两大类。摄食行为、性行为、睡眠行为和防御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可以被称为本能行为。而工作行为、人际交往行为等又是在人们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通过学习而形成的行为,所以也可以叫社会行为。无论是本能行为还是社会行为均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显著的影响。对健康有益的行为被称为健康促进行为,而对健康有危害作用的行为又被称为健康危害行为。

1.   健康促进行为:是人们为了保护和促进自身及他人健康所主动采取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忠于婚姻和家庭、坚持平衡膳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休息、晒太阳、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检、主动接受计划免疫等,这些行为对个体而言起到了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作用,也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所要倡导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   健康危害行为:有可能引起健康问题、对人们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的行为统称为健康危害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缺乏体力活动、高脂膳食习惯、过咸饮食习惯、不良就医行为、自杀、不遵守交通法规等,而这些行为正是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目标行为。

3.   致病性行为模式:有的专家把人的行为分为A型行为和C型行为。A型行为的特征是时间紧迫感强、争强好胜、易产生敌意和易被激惹,有关研究发现,A型行为是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C型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外部被动、压抑、克制,内心情绪反应强烈而不外露。研究表明,C型行为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

    那么什么是行为矫正和行为干预?

1.   行为矫正和行为干预:行为干预即是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消除或增加行为的影响因素,去除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培养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过程。行为干预包括个体行为矫正和群体行为干预。个体行为矫正如帮助吸烟者戒烟、支持酗酒者戒酒等。群体行为干预如采取政策、环境、服务等的措施帮助某个特定人群减少过咸饮食习惯、提高体力活动参与率、增加计划免疫覆盖率等。行为干预是健康教育的核心。通过行为干预减少人群不良行为的流行率,增加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   行为干预的常用方法:对于个体行为矫正通常采用咨询、劝导、同伴和家庭影响等措施。群体行为干预可采用出台鼓励或限制某种行为的政策、规章制度、开展培训、讲座、发放宣传品、利用大众传媒传播健康信息、举办参与性健康传播活动等。

3.   行为指导处方:疾病患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所患疾病与患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改变某些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明显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和康复,在临床实践中行为指导处方应运而生。需要强调的是,行为指导处方的使用应遵守个体化、针对性、阶段性、实用性等原则。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况不同,行为指导处方也要因人而异,如都是给高血压病人的运动处方,不同的病情就要区别对待,已出现心肌损害的高血压患者不适合种进行中等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