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案例分析
(2017-12-05 20:49:38)
标签:
365 |
《早睡早起》案例分析
连云港市景区关里中心小学
一、
本节课能够积极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能够从学生生活出发,并回归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生活。
二、
1、
教师课堂上缺少微笑,过于严肃,拉远了学生的距离。
2、
课堂上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奖励给发言学生铅笔。问谁有晚睡经历,有部分学生为了奖品,刻意迎合,估计说了假话。
3、
课堂中有的学生回答的很好,正好可以利用导入到下一个环节。老师没有很好地利用,而是墨守成规地按着教案的流程,一步一步往下走。
4、
在调查学生几点睡,几点起时,有不少学生回答不上来。
5、环节链接过于突兀
三、
1、
课上教师可面带微笑,缩短学生的距离感,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尤其本课的主体是二年级儿童。
2、
奖励铅笔偏贵,可奖励一些贴纸。问有谁晚睡的经历?可不发奖品。防止有学生为了奖品编造晚睡的经历。
3、
课堂上,不要墨守成规地按教案走。学生生成的东西要好好利用,能够顺势引入下一环节的就势引入。不然课堂感觉学生就是围绕老师的思路往下走。有些学生回答的东西,下一环节又重复提问了。
4、
二年级孩子,几点睡,几点起,不知道很正常。这项需要家长去配合,课前填好。
5、
把“风车棒棒糖”和“风车大问号”合二为一为“风车大问号”。设置每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不能为了设置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