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黑色,所以我阅读也喜欢放在黑色的午夜。我喜欢在四周一片黑色中聆听着我翻动书页的声音。因为那声音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阅读,我喜欢读安妮宝贝。读她我喜欢在黑色的午夜,四周完全进入黑暗的时候,我就喜欢翻看她的书。记得我第一次看她的书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看的是她的一本小说集《彼岸花》。我是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将这本书看完的。看完后,我无法想象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漂泊的灵魂,如此孤独的寂寞。就想是一个在午夜游离的鬼魂一样漂泊无定。后来我接着看了她的《清醒纪》、《二三事》、八月未央》,发现她的故事里的人物多为灵魂的飘荡着,有着冷漠的外表,狂野的内心,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有挣扎的痛苦,相同的是都是受到焦灼和空虚的驱使,从而一再的踏上孤独的路途。我常常觉得她就是午夜的一个孤独的精灵,试图诠释着她那孤独的灵魂和漂泊的身躯,她的文字里有的只是漂泊和诡异。
如她所说:
鸟的翅膀在空气里震动。那是一种喧器而凌烈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
————安妮宝贝
郭敬明,写下这三个字的时候,我的心脏不由得多条了几下。记得我第一次看他的书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候他刚刚出道,名气不是很大。我在一个小书店里看了他的第一本书《幻城》。记得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他的故事讲得很好,因为彼此差不多是同龄人,所以我看他的文字没有费多大的力,看起来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后来我继续看了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1995——2005夏至未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感觉他文字里的干净,觉得他就像一个穿着干净的衣服,带着一脸笑容、起着自行车背着书包来往穿梭在校园里的乖孩子,身上偶尔散发点谈谈的香气。他是干净的,像一株静立的香樟树,他的文字则像是从香樟树叶间渗透下来的被洗涤了千百次的香樟香味,一点一滴的融进我的肌肤里。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1995——2005夏至未至》。整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安静,整个故事似乎没有声音但我们依然能从故事里读出他的那无声无息的温柔。这也许就是他给我的感觉。很多时候,在我心情坏透的时候,我总是翻看着这本小说,看完后,我的心情不知不觉的随着他的安静变得波澜不惊了,很平静,我可以很安静的继续我的工作,没有丝毫的怨言。
村上春树。我很难想象,一个年过四十的大男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年轻的心态。因为他的故事里出现的都是年轻人,他就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一样在纸上宣泄着自己的青春。我一直都默默地喜欢着他的文字,从看他的《且听风声》到《挪威的森林》我就一直被他的文字疼痛着,每重读一次,我的心就像是在被针扎一样,疼得疼彻心扉。
杜拉斯。她是一个不动声色的编织着。她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蛛蛛一样,在一个大的屋檐下不停的纺织着自己的那张大网,然后丝缕缕将我缠绕,越缠越紧,紧到没法再紧的时候,她的那张网突然张开,留下你不停在她的那张大网上大口的踹气,接着再次迎接暴风雨后的虚脱。有时她的文字总是潜藏在深深的水藻里,你一定要屏住呼吸潜下水去才可以看到那些埋藏在水藻深处中绽放的美丽焰火,那些华丽而又透明的幻觉,而后浮出水面。不停的呼吸。
我常常在午夜里翻动着那些给我感动的故事和文字。翻动得越多,感动得越多,有时候,我总觉得我的前世是一个寂寞的文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翻动着前朝古人的书籍,一本一本的翻动着,而后让这些书成为我生活里的一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