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震荡调整一个多月后即将酝酿第二波日线上行周期个股分化加剧

(2020-08-30 15:21:10)
A股大周期上,年初3月的时候见底2646点提示低点而后继续上行到    4月底之后就确定这是一波大的上行周期,我给的级别是周线3浪,当时时间较弱很多人比较悲观,所以提到如果不加速上行就太对不起这个周线3浪了,今日依旧说的是,如果大盘只是从2646点上行到3458点,依旧是对不起周线3浪这个词了。
 
 
如果你看的维度具有局限性,那么你的观点也必然是局限性的,人性具有局限性的天然性,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每次均要看多空双方的一句从而去判断衡量下何为更优。
  
 
 从经济周期及货币理论来看,当下最能对比的就是09年,同样是经济超快速衰退后刺激经济开始的复苏,这样的复苏上行阶段从09年来看大概是一年左右,这次也很可能是这样,09年也就是差不多上行了快一年的时间,A股09年上行十个月。至于和之前的大跌对比是09年只是反弹还是类似这波的超过新高,这主要基于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的速度和力度问题。我们只要判断何时处于上行和下行周期就足够了。
 
 
 
技术分析图形来看,如果从2015年至今来看,5178点到2440点就是走的ABC浪下行,2440点到3288点是周线1浪上行,而后进入一年的2浪回调到2646点,基于这个2浪回调是深2浪回调,所以他的周线3浪判断为1浪+2浪的模式,空间和时间都是所以4月底就判断这里的上行应该到四千点附近,时间一年左右。这个依旧不变。
   
 
经济和货币周期下股市是处于上行复苏周期,技术分析周线3浪过程中,所以对于大盘,是应该具有大周期上行的思维的。加上类似上证指数和去年的创业板反过来切换的话,调整应该是短时间行为,大多数应该均是上行周期。至于创业板,2018年底判断的低点熊市结束开始的上行已经过去近两年,这里上去依旧有一定空间。只是没有之前那么大而已。
 

 
 日线上,3月至7月的一波上行到3458点,这是第一波日线上行,然后进入了一个半月的震荡模式,除了创业板后来还创了2577点的新低外,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并没有则是走了个高点和高点回落,低点和低点抬高的过程类似三角形整理形态。 这个阶段用死硬的浪型划分是无法量化的。我们能寻找的一点是,这一个半月是属于震荡调整。是否?
 
 
 既然是震荡调整,大周期看上行,那么震荡过去后就应该选择继续向上,而现在我们已经调整了一个半月,也达到了最低标准,三角形形态也即将要做出方向选择。所以,这里是该酝酿新的一波日线上行周期了。
 
 
 短线上来看,上证指数周五一个中阳没怎么放量,其实没放量也可以新高一波一波的上的,慢慢的放量那种,大家完全可以去看贵州茅台,海天味业这样的趋势型走势其实量能都每天差别不那么大的,以后A股逐步机构化趋势性走势会变的更多,量能并不需要和之前那样放大类似7月那样,当然也不能和这两天这样也显得太小了。量能也许不是太重要的制约因素。
 
 
 这里要说的是,这一波如果来日线上行周期,很大概率不会是7月初那种连续几天中大阳直接逼空走势,而很可能是慢慢推动,类似趋势走法那种,新高后中阳就冲高回落,而后继续慢慢上,新高后又再次回调下继续上新高那种走势。至于创业板,也基本会整体联动。
  
 
个股方面,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可以看的出来,创业板的量能放大不少上证指数则量能对比下明显小,这是短线偏好波动率大的缘故,科创板的走弱则是对比之下参与者的范围问题。但量能并非是主导走势的核心,无放量也能涨,放量后不涨也是可以,限制要说的是个股的分化很严重,以前,在一天内,个股出现大面积的大涨和大跌是比较少见的,当然也是时不时发生的,只是少见,但这一会走来看,我们看到是天天发生。
 
 
 好比外围的市场,其实一天内个股不少大涨的和大跌的本身也是正常的,这就是个股的分化家具的问题,这个改变是必然的,至少是比之前加大,也就是以前你看好大盘一波,买个个股就基本跟随差不多,虽然涨多少有区别,但整体都是涨的一波,然而以后很可能大盘涨一波,不少个股这一波还是跌的明显。

 
 以后,选股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你看好指数或者大盘,买指数ETF也许会显得更妥当。
  

  短线越来越难玩了,中长线嘛,好公司都涨到天上去了不便宜了,在底部的基本都是不怎么样的公司甚至是垃圾公司。好公司的最佳买入点均是在出现大跌或者说是利空的时候。做波段么,可波段如果判断上的错误发生付出的纠错成本不说,时间成本也是巨大的。接下来该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