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2022-03-27 23:45:44)教学设计
——羊毫街小学课题组
姓名 |
周青梅 |
总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实践与研究 |
|||
组别 |
六年级语文组 |
题 |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
|||
教 学 目 标 |
1. 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情感体验,通过画情感变化图,厘清事件经过。 2. 回顾课文,学习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 3. 和同伴交换读,互相学习,修改习作。 |
|||||
学 习 任 务 |
任务一: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或事,发现真善美,叙说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 任务二: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运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
|||||
检 测 工 具 |
引导学生把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具体,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变化,要把这种变化写清楚.完成习作。
|
|||||
教学过程 |
||||||
任务一: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或事,发现真善美,叙说自己不同的情感体验. 一、交流话题,了解方法。 1. 交流:你有办法,让风看得见吗? 2. 思考:你有办法,让我们能感受到时间在流逝吗? 3. 回忆:你有办法,让高兴看得见吗?说给同学们听听。 交流归纳:可以依托动作、神态等描写。 4. 整合发现,讨论交流:我们可以借助可见之物表现无形之物、事、情。 任务二: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运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一、回顾经历,选择感受,概写事件。 1. 人有七情六欲,想想自己有过哪些情感体验?交流看插图归纳:每个人的情感都非常丰富,大概可以把这些情感体验分为乐、忧两大类。 2. 拓展思考:有没有一件事情里,有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情感在不断变化吗? 3. 请各自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种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在本子上写下来。写的时候想一想:是哪件事情,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 4. 把这件事情用一句话概括写在本子上。 二、重温课文,画变化图,厘清事件。 1.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那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经过呢?结果呢?在写下事件之后,把这件事说给同桌听一听。 2. 回顾课文,学画情感变化图。 (1)出示《盼》与《那个星期天》的情感变化图:从情节的变化来看,分别是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小结:一件事情中不同的阶段,情感会有很多变化。 (2)以《别了,语文课》为例:与前两篇课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可以通过几个事例表达一种情感。 3. 试着在本子上画出自己选定那件事的情感变化图。 4. 画好之后,上台展示。说说自己的情感变化过程。教师小结:融情于事。 |
||||||
教具 学具 |
课件ppt |
|||||
板 书 设 计 |
让真情自然流露 佳作放送 亮点欣赏 互评互改 |
|||||
教 学 反 思 |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情感,突出主体体验是诱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前提。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课堂中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让他们联系生活去回味或期待、或沮丧、或欣喜等情感体验,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浓厚了很多。 二、真情交流,感悟自我是燃起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火花。 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都很强,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教师要合理引导,把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给每一个学生在他觉得安全的范围内进行自由地表达,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体验到被倾听的乐趣,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三、借助习作例文,融会贯通是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保障。 教师在指导作文教学时,应当巧妙地运用好习作例文教给学生的方法,可以结合“交流平台与初显身手”的内容,引领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习作中写出真情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