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涛自况“贤妻”说起

标签:
刘涛贤妻王珂婚姻家庭杂谈 |
分类: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
从刘涛自况“贤妻”说起
按理说,我就算聊天聊地,也不会聊到“婚姻家庭”这个话题。就算曾经耳濡目睹各种奇形怪状的婚姻的确不少,但是毕竟不曾以身试法,发起言来的感觉总是怯怯的,因此,底气不足就不足以为外人道也。同时,娱乐明星的各种八卦也并非我会多看一眼的话题,但是,恰恰是刘涛,这位娱乐圈中我少数能把名字和脸对得上的女星,初见给人的感觉就是清雅端庄,那种一眼看上去就是好人的长相。我总是喜欢长相比较有特点的艺人,脸盲无药医啊!然而以前是韩国女星傻傻分不清楚,现在大陆女艺人我也还有很多人和名字对不上号,或者当下对上号了,换个造型换件裳又认不出了。总之,对她还算稍微了解,于是便点击浏览了这条微博。
总的来说,像我这样不知前因后果的路人乍一看这些文字,还以为是网络上某个小说片段。作者以“全知全能”的“旁观者”的角度来记录自己丈夫所遭遇的挫折。但是这确实是由刘涛本人的围脖所发,就算不是她亲自撰写,也至少是经过她的授意的。单从这里,就很值得思考:很少有人自己称自己是“贤妻”的。就算文中冠以亲友的肯定,也让人感觉如鲠在喉。真要写自己作为一个妻子是多么的“贤”,那么,此文最好换一个行文的角度,用她的丈夫来叙述,才是最合情合理的,至少与“妻”相对的总是“夫”,由丈夫来对妻子进行“贤”或是“不贤”的判断是最有发言权的。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丈夫不主动抒发这个感情,那么,最次,也该是她经纪人或者朋友、闺蜜等常伴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共患难的知心人才不会让人产生违和的感觉。自己讲述自己在婚姻生活中的丰功伟绩,总是有自己写奖状给自己的嫌疑。
到此,我们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谈贤妻不贤妻,那么究竟什么是贤,什么是妻?贤妻的前提必须是妻,否则如刘涛所说,“再贤也顶多是贤女,良母”。妻,是与夫相对,指的是男子的配偶,聘则为妻,妻是明媒正娶的,放在现在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这点毋庸置疑,她和丈夫王珂的婚礼在当时据说也是轰动一时的华丽,并诞下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儿女。而贤,首先,按照《说文解字》的方法,形声。字从贝,从臤(qiān),臤亦声。“臤”本义为“驾驭臣属”,引申为“牢牢掌握”。“贝”指钱币、财富。“臤”与“贝”联合起来表示“牢牢掌握财富”。本义:量入为出的人。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善于理财的人。理财家。引申义:1.会精打细算。会量入为出。会过日子。2.有理财能力。3.有才能。4.有才能的人。转义:多财。“贤”的本义是管理钱的人。多财,即从这个意思引申出来。左边的“臣”,是竖立的眼睛,意为“主人的眼睛”。右边的“又”,是手。下面的“贝”,是钱。眼睛和手,控制钱。《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谓贤。其次,指有德行,多才能。再次是指名声很好,贤声远达。以及作为敬称。最后就是常见的意思,指美,好,良,善。其他的含义比较局限,这里暂且不谈。
贤妻,放在这里,无论怎么解释,都似乎是一个褒义的,称赞的美誉。但是,细细追究,“贤妻”几乎只是“妻”的合格证罢了。一个品性良善的人,能量入为出、善于理财,精打细算过日子;是多面手,忙里忙外,厅堂厨房,多才能;善于处理家族内部人员的关系,赢得好的名声。这几乎就是贤妻的全部含义了,然而事实上,一个合格的妻子要付出要做到的远不止这些。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相互鼓励和支持等,婚礼上冠冕堂皇的美好的誓言,都不仅仅是一句话说过就忘而已。
是的,她是遇到了很多平凡人一辈子也遇不到的困难,但是也别忘记,权力和义务总是微妙地在对等着,风险和回报也是唇齿相依的。同得了甘就要共得了苦,享受得起高人一等的姿态,就要撑得住万夫莫开当关一妻职责。一个代表被千万民众期待与注目的眼神托送到至高的荣誉之中,那么他肩膀上责任的担子就应该丝毫不少于这些期待力的神圣而郑重。这也是基本员工和最终决策者的差别。
一个成熟的女人,在决定和某个男人结婚之前,就应该理智而清晰地就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对其各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作出一定的判断。闪婚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你的信息量和判断力,当然对方也是,还有彼此的信任。用俗话来讲,天天睡一张床的两口子,对方遭遇什么疾病,吃什么药,自己心里完全没有底,这算是一个合格的妻子么?何况王珂当时的境况是多么的糟糕。后知后觉到如此境地,就算是路人也不止于此啊!这里可能是执笔者刻意隐瞒或者改变了她当时的心境以及想法吧。面对着丈夫当时的陷阱,她多少应该理解并做出适当的迁就甚至牺牲。
第一段满满就是,他遇到这样的逆境,她为什么还在遥远的美国?还需要他三天两头来回跑?觉得“他可能需要自我调整的时间与空间”就任其自闭在漆黑的卧室几个月也理所应当地不进行干预,他俩“几乎是过着零交流的生活”。是的,零交流,读者看到的也不过如此,就像一个摄像头拍摄着他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而她只是这么围观着,连基本的交流都没有给予。他至少还在痛苦中想到她,想到他们的婚姻,思考这段关系在未来的可能性。起草一份离婚证书心里要经历多么复杂和长久的斗争,而她竟然全然不知。
也许是故意为之的吧。至少在我看来,如若他们的婚姻真如他们向外界表现出来的那样幸福和睦的话,遭遇生意失败,倾家荡产,亲友背叛等,都不可能直接导致他产生离婚的念头。因为这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逻辑上讲不通。事实上她所谓“毁灭性的”打击并非致命,从文中也能清晰看出,至少对他们的婚姻家庭生活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产生影响的是他对这些打击所作出的反应,特别是乱吃药这个习惯被她反复强调了。而这种时刻是最需要亲人朋友特别是配偶在身边支持鼓励,最需要各种爱的。爱的支撑点是“友”,在友的基础之上多了一颗心。也就意味着,夫妻之间的关系最起码的是朋友,然后多了真心、爱心、奉献,等等心,在一个屋檐下,在众人的瞩目中,构建起全新的相处模式。简单的说,拆分开来,夫妻,就是朋友+亲人的关系。如果一个普通朋友或者是一般亲戚所能做到的事情,配偶没有做到,那还能算是一个合格的配偶吗?这样的关系还算是幸的吗?
说到药物,在现在这种食品严重不安全的情形之下,我觉得每个人多多少少要懂得一些基本的药理常识,和简单应对生理和心理不适的常用方法。远医不如近邻,而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身体情况或者病情自己总应该是感觉最确切的那一个人。如果不是,那么是时候反省自己放了太少的关注在自己身上了。掌握简单的药理常识能减少很多麻烦,至少不至于病中添乱。特别当你的伴侣是一个在特殊情况下喜欢乱吃药、完全不懂得刻意去生活和养生的人,你就更应该注重积累药物知识了。这是彼此负责的表现。虽然学习和医学相关的知识总是枯燥乏味的,而且也不一定就能用得上,但是每个人也都是这样学过来的,没有人天生就会配药和心理疏导。你没有经验,那不是你的错,事到临头了你还不去学习和帮助你的配偶,任其自生自灭,太不负责任了,何“贤”之有啊?文中这样的由细节暴露出的问题实在太多,不一一列举。
另外是很多网友提出的那样,如此曝光丈夫不堪的病态隐私,只为博取一个电视剧《贤妻》的称号,提高收视率,达到宣传的效果,未免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且不说这部电视剧中的妻子贤不贤,单就丈夫的面子问题就足以让人三思。总的来说,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不管怎么来分类。大庭广众之下,那种挨你一个巴掌之后,还会把另外一半脸也伸出去再挨一巴掌的事情,一般是不会出现的。而男人更是好这口。夫妻之间,在我看来,无论在私密空间中,妻子是多么的霸气女王,丈夫是多么的乖巧煮夫,到了公共场合,无论如何总是要给足丈夫面子的。试想,公共场合,兄、弟、叔、父,甚至是男性的上司、普通朋友,你都会卖面子给他们,更何况是那和你相对相爱的丈夫?老百姓会这么做,她和他都是有头有脸的名人,更应该互相给这个面子,尽量维持好彼此良善的公众形象。内里怎么痛苦怎么累,打掉牙齿和血吞,抱头痛哭也只能在私人空间。出了门,见了人,就得擦干眼泪,昂首挺胸,换件干净的衣衫,女星么还要化个精致的妆。人活一口气,就这么个理儿。
纵观事件中的男主角,表现出彬彬有礼的谦和感,甚至尊称妻子为“刘老师”。不知道他内心是真正的对她敬佩倾服,还是表面上演出的一幕收拾烂摊子的戏码,但是起码男主角针对女主角的言语所作出的表现是合格的。
本来想感慨夫妻家庭的,想着想着思路就乱了,这都几天了也没写出个所以然来。果然不适合这样的话题啊,相当意识流了。
两个前二三十年,或者更久的时间完全不认识的两个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舍我其谁的朋友和亲人,这个事情本身的难度可想而知。那些一辈子都感觉到对方是自己真爱的夫妻,才是享受着爱情的人啊!因为更多的夫妻可能在面对婚后生活的琐碎和繁杂以及无奈的事物之后,变成了那种差不多的同居伙伴。而离婚,各方面的成本和代价都很大:各方家庭和事业的负面影响;更畏惧未来的不可掌控的可能性:没准以后遇到的还不如这一个。再加上,要再一次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所谓的情投意合了,再次决定一起生活,这样的成本会倍增,而成功的几率更是非常小了。如果说第一次婚姻凑合着过了的夫妻不少,那么二次婚姻凑合着过的肯定非常多了。这样的社会,两个人能走到婚姻这一步,各自必然是思前想后,机关算尽了的。两个都是好人,却走不到一起的情况也很常见。那种一见钟情直奔登记婚姻并幸福终老的,只能是放在奢望中的想象了。不过,也别说,求其上而得其中,梦想,总是要唯美一些的。
最后祝愿那些在爱中的人们,无论是否经历婚姻,都将爱的记忆好好珍藏吧!一辈子那么短,美好的人事似乎只有那么几件。留在回忆里反复重播,也自能酝酿出些许略带苦涩的幸福感!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