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iddle/873adcf5gc00fc827fc40&690
(《秦魂》 钱培琛 布面油画
2005)
蛰居美国二十多年后,画家钱培琛带着他的作品从大洋彼岸飞回上海来开个人画展了。这位曾在1979年参加轰动一时,并对中国当代新美术思潮起推波助澜作用的“上海十二人画展”的画家,孜孜不倦地以其独一无二的绘画语言和风格,不断地对艺术,人生和生命的真谛,进行着层层的剖析。他的作品展示给人们一个融魔幻与现实,融过去与未来,融激情与沉思,融瞬变与永恒的唯美艺术境界。
钱培琛这次画展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他早期在上海创作的描绘上海风情的“梦系苏州河”系列,另一类是他近期在美国创作的麻布作品系列。
三十多年前,钱培琛夹着画架,徜徉在苏州河旁。他迎着朝阳,寻求着苏州河特有的美感。他对这条横贯上海的河流充满着深深的情怀。波光粼粼,船火点点,万家灯火……这一切天然浑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都市风情画。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钱培琛魂系苏州河。这条河在他心中刻下了一个永恒的记忆。虽然去国多年,他从未停止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他用印象派的手法,华丽的色彩,丰富的对比,把对苏州河的眷恋之情,以带着音乐韵律的笔触,奔放而流畅地倾注在画面上。其中一幅题为“日出”的作品,对他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就在他挥笔作画的同时,他的大女儿降临到了人间。岁月流逝,艺术常驻。这副“日出”便成了他日后馈赠大女儿最佳和绝妙的结婚礼物。还有一幅大尺寸的油画,是他数次在河边写生而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不夜城”,那是他当年参加“上海十二人画展”的参展作品之一。他把上海这座东方都市的活力和柔美,以新颖的艺术手法,描绘得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美术杂志曾对它做过重点介绍。
如果说钱培琛的“梦系苏州河”系列是一位艺术家倾诉其对故土的追忆和留恋,那么他的麻布作品系列则表达了一位艺术家对现代人生的探索和启示。
钱培琛麻布作品的独特风格,以全新的方式诉说了中国画家在美国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千辛万苦的历程。要强力而震撼地去表达艺术家心灵的悲伧美,就必须要有一种相应的材料来作为媒介。他不步任何人的旧尘,他摸索着,探寻着……终于,他找到了:麻布!他用这种材料,伴随着洒脱而不加遮掩的激情,描绘出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受。破旧,废弃的麻袋布,经过运用粗暴的撕裂,强劲的拉扯,草率的折叠,及随意的缝织等手段,造成一种强力的,原始的,创伤累累的效果,从而表达出人生的痛苦,挣扎和呐喊。连他作品中的西瓜也象征性地被撕裂了。欣赏着他画中的仕女,你会觉得即非仕女,你很难用文字来具体描述她们,你只能体会,感悟,并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往幽深遥远的历史迷宫。钱培琛的这些作品,好像并非出自现代人的手笔,而仿佛是从古代壁画中脱落下来的。他在追悼还是在招魂?如同夕阳无语,如同燕子剪雨梭风。画面上呈现一种近乎颓废的美,细细玩味才能体验出特殊的情境:宇宙的苍茫,人生的浩瀚,文化的情感,时代的焦虑,心思的沉浮起落。“忧虑”其实带着激情,真诚,浩气,隐隐的忧伤和咏叹。
在钱培琛侨居的世界大都会纽约,自称为艺术家的有十万之众,而真正能立足以绘画谋生的乃凤毛麟角。他在纽约二十多年,一头扎入他所热爱的艺术天地,孜孜以求,从不退缩,表现了一位艺术家追求事业和理想的坚韧不拔的风骨。他原来并非美术科班出身。但是在历史上,非学院派出身却成为杰出著名艺术家的不乏其人,艺术大师梵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钱培琛原来是大学数学系的本科毕业生,有着一份安稳的教职工作。然而,绘画是他从小在心目中形成的神圣的追求。对艺术强烈的热爱,驱使他改行转入美术绘画的领域,并在人到中年时只身来美国进修艺术。他进入了“纽约艺术学院”(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 一呆就是八个春秋,师从抽象表现主义大师Richard
Pousette-Dart. 他不断地实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独具一格地画风。钱培琛目前为纽约“皇家美术画廊”(King
Fine
Art)的专职画家,其作品多次获奖,在日本,西班牙和美国等地巡回展出且被收藏。今年五月,他还将在纽约“皇后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独特的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灵魂。失去了风格无疑是失去了灵魂。不管一个画家能把哪位艺术大师的风格和技巧运用的如何娴熟和得心应手,一旦他落入他人的模式而缺乏自己的建树,则他的艺术灵魂即被淡化而且消融了。艺术的生命力根植于为灵感所驱动的创新。因此,一位真正了不起的艺术家,是不受任何风格,流派或技巧所摆布左右,而是一往直前地追求开创能最有效地表达自己心灵召唤的独特艺术风格。钱培琛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风格大致上体现在下面八个字中:原始,粗犷,真诚,强力。他的早期作品带着浓郁的印象派色彩,在他艺术探索的过程中,表现主义的强力表达自我的手法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而他目前所形成的艺术表现特色,是难于归类于任何的一个艺术流派或风格的,它只能是纯然属于这位艺术家自己的独树一帜的风格。麻布材料特殊的机理,载负着这位艺术家自由驰骋,奔放舞动的灵感、光线、色彩、图案、气势在这里得到前所未有的统一组合,一种粗犷,郁拔而原始的美随即被表现得酣畅淋漓。这是一种能撩拨人心弦的苍凉美,是一种不向世俗的审美标准抛送媚眼的耿直美。
钱培琛大器晚成,厚积薄发。他十分钟情于中国的古代壁画。他的很多作品以其主观的意志,把壁画打碎然后进行重现的组合排列,构成一种强力的视觉效果,从而表达他对中国古代壁画的礼敬。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确实,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幸所看见的这位画家,已不同于当年参加“上海十二人画展”时的画家了。这样的不同蕴涵着他不断地探寻艺术人生真谛的激情,这样的不同回响着他在艺术道路上永不停顿的脚步声,这样的不同更是向我们展现了,画家钱培琛在为人类永恒的艺术殿堂,镶嵌着一颗颗闪亮的明珠。
刘滌凡
2004年3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