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HSK语法要点(十七)----兼语句
一、兼语句的概念
一个结构里边有两个动词,第一个动词后边的宾语同时又是第二个动词的主语,这个同时有两种作用的成分叫兼语,这样的句子叫兼语句。格式是:
S + V1 +
兼语 + V2 ……,比如:
老师
让
他
读
课文。
他 请
朋友 吃
饭。
二、兼语句的特点:
1、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短语套接主谓短语构成的,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
2、兼语句多有使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此外,前一个谓语也可以是“有”字。
3、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在语意上有一定联系。
4、兼语句,是句中某一部分同时兼有两种不同的语句成分。
三、兼语句的用法
在兼语句里,V1一定为“请、叫、要、让、使、喊、派、命令……”,这些动词能引起它们的宾语发出别的动作,它们一定要放在兼语的前边。格式为:
S + V1(请/叫/要……)+
兼语 + V2 ……,比如:
老师 叫
山本
读书。
我
请
同学
看电影。
四、兼语句的类型
1、表使令意义的兼语句:
⑴
他请大家喝茶。
⑵
你让他去吧!
2、表称谓或认可意义的兼语句:
⑴
我们都称她刘大妈。
⑵
大家选他当班长。
3、表示爱憎喜怒及其原因的兼语句(前一个动词多为心理活动:喜欢、讨厌、爱、恨、嫌、欣赏):
⑴
大家都嫌这个孩子没礼貌。
⑵
我佩服他多才多艺。
4、“有无”类兼语句
“有”、“没有”、“无”等动词后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或代词,并且后面又有谓词性词语,也属于兼语句。
⑴
他有个哥哥在北京工作。
⑵
教室里有许多同学在自习。
⑶
这件事无人不拍手称快。
5、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格式,也属于兼语句:
⑴
是风把门吹开了。
(无主语兼语句)
⑵
那屋里点着盏灯没灯罩。
(谓语说明兼语)
⑶
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给大家听听。
(连动与兼语套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