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

(2018-08-20 19:25:37)

                             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亦是父母的希望,作为父母,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那么孩子的成长需要谁去呵护呢?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区域,幼儿一天有一半的时间都是与教师和其他幼儿一切度过的,但由于受到现如今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把教育幼儿的中心全部放在幼儿园, 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为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加强家园共育思想宣传,本文从家园共育的意义入手, 详细介绍了家园共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许多地区的居民为维持基本生活不得不加快工作和生活节奏,而许多 3-6 岁适龄儿童的家长也在其中,他们为了上演家园互告的幽默剧,弄得幼儿教育常常悬空游离。自古中国就有家园共育的思想,幼儿时期是成长的萌芽期,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这也对家长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是要依靠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做父母的责任,所以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家长和幼儿园保持一致,共同教育,孩子才会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家园共育的意义

(一)家园共育,能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和范围

当孩子听着妈妈哼的儿歌挥动起小手时,就建立了乐感的互动,当听到孩子能唱出儿歌时不禁会感叹孩子的聪慧,更多的是小小的幸福。而点滴的互动何尝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呢?父母将幼儿园教育的内容部分延伸到家庭生活,不仅强化了幼儿学习的能力,也丰富了家庭生活的内容。开展家园共育,不仅可以调动各位家长的家庭教育积极性,给家长展示特长的机会,也是对幼儿时期家政意识的培养,给幼儿教育提供更多的灵感。比如,社会活动《认识警察》,我们邀请了相关行业的家长到幼儿园介绍警察的各个警种,并分别带小朋友参观了刑警大队、派出所、特警大队、交警大队等工作场所,了解各警种的工作。科学活动《我和种子有个约会》,我们组织幼儿和家长到农科所参观,让幼儿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幼儿回家后跟父母一起尝试种植,观察种子发芽、成长、开花、果实的全过程,并将种子的成长过程用简报的形式记录下来,与伙伴们一起分享。在整个活动中参与教育的除了教师还有家长,学习的范围除了幼儿园还有社会。

(二)家园共育,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成长体验

传统的全托或全家的教育模式给幼儿成长教育所提供的经历是有限的,很多家庭传统教育的流失容易影响到孩子,如过分溺爱,监管失职,造成孩子没有家园温暖,责任意识淡薄,无处可逃,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家园共育可以实现对幼儿教育的互助、互补和互督,加之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和锻炼活动,让孩子在心灵上感觉到家园的温暖,自觉成为行动上的巨人,让幼儿的成长经历变得丰富而有意义。比如,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请厨师爸爸到幼儿园教小朋友做寿司、请“饺子能手”奶奶教小朋友包饺子、请“钢琴”妈妈教小朋友学琴艺知识等,让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幼儿园课堂,既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又使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强烈地吸引着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家园共育,能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家长只有真正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当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才能体会幼儿教师工作的辛苦,了解孩子成长的需求,同时还能感受到幼儿园对他们的尊重和需要。比如,“科艺节”活动,让家长从活动方案的策划、 准备、组织都全程参与。

二、幼儿园在家园共育工作方面有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家园共育中幼儿园方面过于强势;第二,家园共育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第三,教师、家长的教育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摆正幼儿园与家长的位置,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父母与老师应是合作伙伴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父母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父母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当然,幼儿园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并经常能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新的教育方法,而父母从总体上说.在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因此,幼儿园有责任向父母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但父母从孩子出生后,就看着他的成长,对孩子的了解比教师要深刻得多,并且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又是许多教师所欠缺的。

因此,父母和教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互相沟通,密切配合,这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

(二)请在乎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过去,父母为了工作、生活,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丟给老师,就一切不理了。但现在,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家园共育的思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付诸实践。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比老师还要重要,没有父母的模范和引导,老师教得再好,也是没用的。

(三)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组织父母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不能让父母做旁观者,而是重在参与,发挥父母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父母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请各行各业有才能和特长的父母,到园来当“老师”,担任警察、医生、厨师等工作的幼儿的爸爸妈妈,都可请进课堂给孩子讲述、表演。或者请父母们到班上与孩子们共同制作食品、手工,一起开展游戏、娱乐及体育竞赛活动等等。

(四)了解幼儿园的教学

为了让父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班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将班上的教学内容、周计划贴在家园沟通栏中,向父母通报,提示父母观看,并可给我们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或召开父母会、家访、电话访问、及时与父母沟通,通过沟通双方取得共识,共同设计教育对策,相互配合教育。

(五)进行经常性沟通

实现家园共育,需要教师与父母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进行经常性的双向沟通。教师要随时向父母介绍孩子在园里的生活、学习情况、进步与不足,父母也要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与变化。双方相互商讨、沟通,取得共识,有了共识才能做到共育。

有人说:“三岁看大,七岁到老”,也许有些片面,但也深刻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保护孩子的兴趣就是在帮助孩子发挥所长。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学区抢房,很多家长已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常常以为给孩子提供方便的学习居所就是保护孩子,而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往往就在家庭的一言一行间。

 

 

 

 

                                                 西安市长安区第一幼儿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