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当前欧债及经济形势的看法

(2011-11-14 08:12:11)
标签:

财经

昨晚,又和6位华尔街朋友进行了电话例会,交流了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大家平时忙,只有周六晚上才可电话一聚。各位朋友都在第一线,但负责不同的金融产品,因此给出的画面可能更为全面一些。大家有共识也有分歧。但对欧盟前景的巨大分歧显示出市场对欧债发展的不确定性。

欧元区目前的局势不容乐观。一部分观点认为目前危机是信心问题。只要有投资者,问题就可以解决;另一部分则认为是结构性问题。欧洲央行采取类似于量化宽松,加大印钞速度,是唯一方法。


目前欧债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有类似情况 - 都因为资产价格下跌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严重恶化。不同点在于美国的问题在于私人部门,且在一国内,可以用公共债务解救。而欧盟各国不合作。如果继续拖延的话,再大的力量也很难拯救欧洲。


希腊问题 - 希腊经济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即便免掉其一部分债务,仅靠财政紧缩仍很难解决根本问题。即使今年通过接受援助度过危机,明年同样的问题还会再次出现。希腊破产已成定局,问题在于如何减少希腊破产的负面影响。鉴于眼下各银行由于危机影响资本金严重不足,把希腊破产延后到明年可能是欧洲做出的过渡性安排。事实上,由于意大利,法国等银行拥有众多希腊国债,拯救希腊的绝大部分资金将又流回到欧元区的其它国家。所以可以说,拯救希腊可能更是拯救欧元其他国家。而且,所谓的消减50%的希腊债务也只限于私有投资者,对IMF欧洲央行和其它公共机构的债务并没有减少。


意大利问题 - 意大利目前的问题在于现在恐慌导致投资者急于逃离该国,而意大利如果崩盘影响与希腊不可同日而语。不同于美国可以用公共部门为私营部门注资,眼下没有投资者愿意投资于ESFS。意大利的问题在于投资者信心缺失导致的恐慌情绪,其实意大利实际问题并不向希腊那么严重,居民借贷杠杆率远低于美国。它的问题之在于庞大的地下黑市和垄断企业逃税严重,使得政府征税的能力减弱,投资者主要的担心并非意大利会破产,而是它如何理顺税收问题,而市场发展使得它已经没有足够时间来处理。意大利目前的国债收益率高于7%,已经高于6.5%的警戒线,尽管星期五收市前该国政府已通过法案削减财政开支,但是事态的发展还需要观察。希腊在今年45月份国债收益率达到7%时出现了大量资金外流,意大利目前也出现了同样的迹象,如果欧洲中央银行不出面稳定人心,局面可能进一步恶化。历史上7%以上的收益率也并不罕见,但是在目前经济萎靡的情况下,6.5%的警戒线已经是意大利能承受的极限。一个旁证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期货市场也把7%作为提高保证金率的阈值。现在欧元区国债收益率如同其经济发展一样存在两极分化,一种情况如德国维持低收益率,另一种情况如希腊等国。目前没有迹象表明意大利10期国债收益率会止步于7%

 

法国问题 欧元区经济2012年预计会出现负增长。欧洲央行已经大幅下调其2012年的经济发展预期,GDP增长从1.6% 下调至 0.8%。根据目前形势,可以断定,欧元国家将再次步入经济衰退。评级机构对法国的AAA评级也会提出了质疑。穆迪也认为法国是AAA中最弱的国家。不要将上周标普下调法国AAA评级看成一件乌龙事件。法国的AAA评级摇摇欲坠,有可能在未来中、短期被降级。而下调其评级会极大的影响EFSF杠杆率,从而削减其救市的能力。

 

欧洲央行 - 对于欧洲央行是否可能采取类似于量化宽松的政策,德国的态度很关键。量化宽松对德国影响巨大,而且达成协议需要时间,无法应对目前的市场形势。欧洲央行印钞会影响其信誉,而且如果利率不能降到接近零利率水平的话,也会弱化量化宽松的效果。美国复苏不强,难于承受欧洲流动性泛滥,这也会给欧洲央行造成压力。欧洲央行目前仍坚持其把通货膨胀作为唯一政策目标的政策,欧共体缺乏快速达成协议的机制,欧洲央行为欧盟27个国家,包括非欧元区国家,如英国服务。欧盟非欧元区国家也会反对量化宽松的政策去援助欧元国家。因而目前危机可能拖延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要改变ECB框架的协商要一、两年时间。


国际货币基金(IMF) - 在目前EFSF缺乏投资,欧洲中央银行受到种种制约的情况下,IMF应当在本次危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IMF的援助对象多为发展中中小型经济体,现在本身可支配资金仅有3850亿美元,应对此次欧洲危机可能力量有限。但其象征意义不可低估。如果它能加大在危机中的介入程度,也会增加别国对EFSF的投资力度。目前俄罗斯、巴西等国都表达了通过IMF支持欧洲的意愿,IMF现在虽然还未深度参与欧债危机,但随着危机的深化,也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IMF传统上由欧洲掌控,很有理由救助欧洲,但最近IMF对欧债危机并未采取大规模动作,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IMF援助通常伴随苛刻条件如大规模解雇公务员等,希腊,意大利等国难以接受。此外,其可支配的有限资金也是个问题。私人投资者在EFSF投资上止步不前,除非欧洲央行有所行动。政治途径中,中国对救助兴趣不大且附加条件欧洲不接受。日本为代表的潜在投资者则要求更多资产作为质押。IMF必须在危机中加大力度。

欧洲利率 欧洲央行已经降息25个基点,在未来极有可能进一步降息,欧洲央行服务于全部27个成员国而非仅仅17个欧元区国家,如何协调两者之间利益可能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但目前欧盟国家2012年的预期GDP增长仅为0.8%,所以进一步降息趋势可能不会改变。估计在12月,欧洲央行将再降息25个基点。

欧洲汇率 - 短期欧元汇率可能继续下行。长期来讲,欧元ECB都主观上希望欧元大幅贬值,来提振低迷的欧洲经济,以减小欧元解体的可能性,但可能受到外界尤其是美国的阻力。从欧元区长期复苏的角度来讲欧元应保持贬值,从欧洲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比较来看,欧元也应当贬值,另一个因素是欧元利率下跌导致欧美利差缩小,从而导致欧元贬值。以上是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的判断,欧元缓慢下滑,但是从短期角度来看,即便是欧元区以外的冲击,更大可能是欧元区的危机,可能导致欧元的剧烈下滑。从美国的因素分析,美国既不希望欧元过于强势而挑战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又担心欧元兑美元贬值影响美国对欧洲的出口和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美国对欧元的态度必然是拉一把打一把的两难选择。  美国如果进行第三次量化宽松,可能会影响美元的跌势,但是目前欧元利率低于前两次量化宽松的时期,但欧元下行趋势不可能改变。


中国对欧洲的救援 - 如果说中国救援希腊还有可能,但救援欧洲是个伪命题。欧洲的问题并非缺乏资金,而是资金分配不均,欧洲资金集中于英法德等国家。一种观点认为欧洲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救援欧洲有助于缓解国内就业形势压力,对保持稳定有利,所以即使就投资角度来讲救援欧洲并不是很合算但中国仍应该出手。另一方面,如果暂时的经济减速能帮助中国平衡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从而促进中国的改革深化的话,也未必是不可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此时的策略应该是静观其变,乱中取胜是中国最大的机会。救助欧洲固然有助于保持出口,但面临同样问题的美国并未在欧洲问题上有所行动。中国虽有部分能力、有可能救援欧洲国家,但是应当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政治经济方面的条件。通过IMF间接救援也是一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借鉴对希腊的救援方案中,私人投资者的投资虽被缩减一半,但对IMFECB的债务并没有被减少的方式。如何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投资是必须考虑的。在另一方面,随着欧洲国家走向经济危机,中国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国家间贸易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