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冬营养美食生活话食材-------小食材、大营养之马铃薯

(2013-12-03 19:38:45)
标签:

美食

营养

土豆

食材

分类: 营养健康

     冬冬营养美食生活话食材-------小食材、大营养之马铃薯

http://s10/bmiddle/002tfY15ty6EHVO2qdb49&690   我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伙伴,特别是冬季,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因经济、耐储存、好加工、口感好深受老百姓喜欢,它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食材“马铃薯”

  我先聊聊它的来历与品种

 马铃薯因形似马铃而得名,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原产于南美。我国栽培马铃薯也有百年历史,马铃薯按皮色可分为白皮、黄皮和红皮品种;按薯块肉质颜色可分为黄肉和白肉品种。

  我再说说它的营养价值和功能

 马铃薯味道好,营养丰富,它淀粉的含量约占20%左右,是蔬菜中可供应人体热能最多的品种之一。它每100g马铃薯中含0.1mg硫胺素(维生素B1,也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是维生素中最早发现的一种)比萝卜、瓜类、叶类菜都多;含蛋白质2g、脂肪0.2g,特别是含有很高的钾。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族维生素及大量的优质纤维素,还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优质淀粉等营养元素。

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疏通肠道。有资料表示,其含量与苹果一样多。因此胃肠对土豆的吸收较慢,食用马铃薯后,停留在肠道中的时间比米饭长的多,所以更具有饱腹感,同时还能帮助带走一些油脂和垃圾,具有一定的通便排毒作用。

它还是一种碱性素菜,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调整体质,长期食用可以变身碱性易瘦体质。此外,马铃薯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抗氧化的多酚类成分,能帮助体重减轻。

马铃薯是非常好的高钾低钠食品,很适合水肿型肥胖者食用,加上其钾含量丰富,几乎是蔬菜中最高的。http://s9/bmiddle/002tfY15ty6EHVQZFIA68&690我最后再聊聊它的禁忌

马铃薯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碱,主要是茄碱和毛壳霉碱,但一般经过170℃的高温烹调,有毒物质就会分解。

马铃薯含龙葵素,致毒成分为茄碱,又称马铃薯毒素,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它还不宜暴晒,否则所含有毒物质“龙葵素”会大量增加。

薯类尤其是土豆,含有一种叫生物碱为有毒物质,人体摄入大量的生物碱,会引起中毒、恶心、腹泻等反应。这种有毒的化合物,通常多集中在土豆皮里,因此食用时一定要去皮,特别是要削净已变绿的皮。此外,发了芽的土豆更有毒,食用时一定要把芽和芽根挖掉,并放入清水中浸泡,炖煮时宜大火。

孕妇经常食用生物碱含量较高的薯类,蓄积在体内就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当然,人的个体差异相当大,并非每个人食用了薯类都会发生异常,但是孕妇还是以不妊娠早期的妇女来说尤其重要。吃或少吃薯类为好,特别是不吃长期贮存、发芽的薯类,这一点对处于于妊娠早期的妇女来说尤其重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马铃薯既是蔬菜,也是世界五大食用作物之一,被称为“植物之王”它适于炒、烧、炸、煎、蒸等,因马铃薯富含淀粉,故可粮菜兼用,可混于米、麦中煮食,马铃薯淀粉可做点心或糕饼,是西餐必备之物。

我再好的伙伴搭档都有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呢,就是您要正确看待它们,合理平衡的膳食才是健康的基础,今天我分享我的伙伴就到这里,谢谢您们的关注与支持,谢谢您们。

原创博文,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参考文献:

   《营养配餐员》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34月第一版

                                                                      作者:李文冬

                                                                       QQ:1317715765

                                                           新浪微博:冬冬营养美食生活

                                                              写于2013年12月3号晚八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